在鼓聲和旗幟剛剛出現的時候,確實對董卓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不少人議論紛紛,軍心有所動搖。
但董卓寥寥幾眼就看出了這是疑兵之計。
這一塊倶為平原,賊軍若有伏兵,自己的大軍追殺過來之時,不可能毫無所覺。
或者說,那個時候,才是伏兵殺出的好時機。
這招數和廣宗城外,破他空營,詐他放棄進攻,從而撤退的張角一樣。
只能說,張寶張角不愧是親兄弟啊,這戰術都是如此的類似。
“張寶賊人!吾中計一次足矣,再中一次豈非蠢夫乎!”
“郭汜!你領一軍前去抵抗。”
“宗員!你率騎兵協助作戰。”
郭汜領命,帶著後軍緩緩轉向,背後列陣前進,涼州騎兵,越騎營,屯騎營,招募而來的三河騎士,還有烏桓胡騎,這五路的騎兵加起來,已經近萬。
暫時都歸屬於宗員指揮。
宗員帶著這些騎兵直直地往平原上衝去,馬蹄急踏,誓要將這支故作埋伏的黃巾偏軍一舉擊潰。
而對面,黃色旗幟浩浩蕩蕩,張燕騎在一匹棗紅馬上,手中長戟向天一刺,背後掌旗官立即意會。
“督軍有令!全軍停止前進!”
“督軍有令!全軍停步!”
“督軍有令!全軍列陣!”
黃巾騎手飛快地在前後左右,各個佇列特意流出的縫隙之間,穿插而過。
各個陣列的旗手也打出了對應的旗號,全軍霎時一頓!
清晨的陽光從東面破雲而出,映照在張燕的側臉上,將他手中長戟的寒光襯托得更加凜冽。
整個戰場,除了風聲獵獵和馬蹄踏踏,再無半點人聲。
宗員帶領著勇猛的烏桓胡騎,向著黃巾軍衝鋒,他們還未意識到這不是什麼偏軍,這就是廣宗黃巾的主力。
宗員是個老將,身為烏桓單于的丘力居也年歲不小了,在稍稍靠近黃巾軍陣列後,那黑壓壓的烏頭裹著黃色頭巾,還有面對騎兵衝勢巋然不動的姿態。
雖然沒有打張角的天公將軍大旗,也沒有打張梁的人公將軍大旗,更沒有抬出張寶的地公將軍大旗。
但這絕對不是一般遊離在外的黃巾偏師,更不是什麼裝模作樣的散兵遊勇!
不過兩人並未下達撤退的命令,因為這裡是平原!
是可以讓他們手下的騎兵儘速馳騁的平原之地。
涼州騎兵更是信心爆棚。
西涼鐵騎,天下無敵!
屯騎營和越騎營也絲毫不慌。
關中精銳,冠蓋三軍!
烏桓胡騎就更不用說了。
當今天下,除了白馬義從和幽州鐵騎,他們就沒怕過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