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大族真正壟斷的,是“註釋”。
儒家學說都有個通用的毛病——微言大義。
平民百姓上了學,記住了微言,卻不曉得裡面蘊含的大義。
而世家大族的起源就是一個個學究天人的大儒,他們對孔聖人微言的解釋,就成了權威,成了官方考校學問時的參考答案。
古人不比今人蠢笨,既然我自己愚笨,琢磨不透孔子的真意,那就去問參考答案唄!
於是,漸漸地,大儒的後代看見了利益,三千門生應運而生,士族也由此而興。
這也是世家大族能壟斷官場的原因,因為儒學的最終解釋權不在孔子,也不在皇帝,而在他們手裡握著的一篇篇註釋。
除非你能另闢蹊徑,自己開創出一門對儒學有全新解釋的理論,並且能讓其他人都信服。
鄭玄是如此,盧植也是如此,
之前的董仲舒是如此,之後的朱熹也是如此。
盧植所贈的“註釋”,無異於世家大族的傳家之寶。
縱然關羽一身傲骨,也不禁紅了雙眼,慨然下拜。
“雲長必日夜研讀,不負盧帥所託!”
劉備漸漸地感覺到不對勁了,但還未等他發問,盧植又拉著他和張飛的手,走到書架旁,言明道:
“玄德與益德雖有勇力,卻也要學那萬人敵之法,吾原本想以太公六韜贈之,不料時間匆忙,只堪堪默寫下文韜武韜兩卷,今番就要遠離,不能再伏於書案,此殘篇便贈與汝等。”
“望汝等好生研讀,報效國家。”
二人身軀倶是一震,“盧帥這是何意?”
劉備接著問道:“盧師所講遠離,是何故?”
不等盧植回答,便有一個清朗之聲從帳外傳來,“自然是要隨吾去洛陽了!”
左豐掀開帳簾,面色欣喜地對盧植道:“盧尚書,檻車半個時辰就準備好,你可莫要畏逃呀!”
盧植昂首應道:“汝且去就是,盧某從不言畏,更何談逃!”
左豐呵呵冷笑著,甩手離去。
張飛怒然大問:“檻車?什麼檻車!”
“盧帥身犯何罪?”
盧植將詔令之事說了一遍。
關羽直言道:“必是那宦官從中作梗,某去殺了他!”
張飛更是提起兵器就要出帳去。
劉備急忙拉住二人,“誅殺宦官又如何?詔令已下,莫非不尊?何況殺其人,豈不貽人口實,更害盧師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