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 第三十三章 收復二城(一)

第三十三章 收復二城(一)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我,趙頊,攜百官成團出道 在大明做官的那些日子 貞觀第一婿 權晉 抗戰的血1931 開局就帶唐太宗造反 小將很囂張 亂晉春秋 封壇驚鴻 草原黑暴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夜金鑾 鐵道炊事兵 悠閒的穿越 明末好女婿 三國:從敗走麥城開始 在古代做皇帝 紐約1847 反穿越調查局 鐵甲騎兵

曲周城下,黃巾軍輪番大喊,將張燕的勸降話語,一遍遍地重複。

“漢軍聽著!”

“盧植已退回洛陽!”

“你們沒有援軍了!何不早降?”

“漢帝已棄冀州!何故死戰?”

“棄兵坐地者免死!”

曲周校尉氣得大罵道:“張梁鼠輩!妄想妖言惑眾!盧帥絕不會背棄我等!”

“漢軍莫慌莫亂!三日內!盧帥必來!”

“今日,唯有死戰,保我城池,護我家園!”

但曲周校尉的話語只有他附近計程車兵聽到了,因為黃巾軍的聲浪太過高亢,壓過了他的反擊話語。

為了能讓城上守軍都聽得清清楚楚,張燕在廣宗城內就製造了一大批的大喇叭話筒,不帶電的那種,就是一個喇叭形狀的木頭話筒。

利用聲音的反射原理,能讓喊話者的聲音傳播的更加集中,更加遠。

說起來真不是什麼高科技,荀子在戰國時期,就認識到“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著彰”。

張角等人也很快就接受了這個古怪的大傢伙,在他們看來,這和號角其實差不多,只不過一個用來吹,一個用來喊。

黃巾軍不只是單純的農民起義軍。

他們作為太平道起義軍,其軍中,多的是原本負責傳道講經之人,這些人本就在數年甚至十數年的傳經佈道生涯中,鍛煉出了一副洪亮,咬字清晰的金嗓子,甚至個別優秀的傳經者,還帶著點朗誦腔的抑揚頓挫。

再經過這個,雖然原始,但是結合了現代理唸的大喇叭,幾十人排成一排,看不見的音波朝著城牆狂轟濫炸。

“這又是什麼妖術?”

曲周校尉捂著腦袋大喊:“張梁難道給我們每個人都按了一副順風耳不成?怎麼他們在城下的喊話,我聽得好像在我耳邊叫似的?”

“你們都去其他城牆傳話,告訴他們,堅守城池!黃巾賊說的都是假話!”

曲周校尉挨個指了指,把周圍的傳令兵都派出去,鞏固軍心。

這邊傳令兵剛走,下面的黃巾軍又開始加話了。

“我們不欲殺生!只求取城!”

“若是不願投降,北門為生路,亦可逃之!我軍絕不追趕!”

“汝等若當真不願投降,那便死戰到底!我黃巾八萬人,三面猛攻,汝等不過數千,螳臂當車,生死汝等自量!”

黃巾軍一面喊話,一面攻城動作絲毫不停,東,南,西,三個方向皆已經開始交戰。

漢軍士卒一邊和黃巾軍士兵浴血搏殺,一邊還要承受黃巾軍的攻心之論,心神兩分,廝殺的動作不再那麼精準,不再那麼頑強,也不再那麼迅捷。

張燕上輩子沒學到什麼萬人敵的真本事,就是學了,大部分也用不到這冷兵器的戰場上。

但有一句話說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話說千遍,弄假成真!”

古人們很早就認識到了輿論的作用,但都還只是用在上層鬥爭的口誅筆伐之中。

但像張燕這樣,毫不避諱地在底層民眾中大講特講,比如圍三缺一是為了避免賊軍死戰,這樣的軍中將領都明白的道理,顛倒黑白說成是黃巾軍特意留的一條生路。

這就比較出人意料了,人皆趨利,生死,乃大利,即貪生怕死也。

三面城牆上的守軍軍侯,各自派了人,前去打探北面的動靜。

得知毫無攻城動作之後,心裡瞬間就不平衡了,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同樣都是守城,為什麼北面的守軍就安安穩穩。

“告訴校尉!我們損失慘重!要求調換!休整一番再上陣殺敵!讓北面的守軍換防!支援我們!”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