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了黃巾賊是用兩根竹竿還有一截布匹,做成個架子,抬著傷員走。
擔架的妙用,盧植一聽就明白了,和自己手下的官軍醫者,用的木板藤板一樣嘛,不過用布匹代替木板和藤板,這倒是反常識了。
畢竟在一般印象裡,布條不是什麼堅韌的東西,裝個糧食什麼的裝個幾十斤還行,用來抬人,最輕也得百來斤的人,那不是頃刻間就會被壓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盧植不是個腐儒,他剛開始聽到手下士兵描述的時候,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還是覺得自己先試一試比較好。
於是就讓人用針線縫了一副擔架出來,發現居然還真行!
他馬上讓人加緊製作擔架,這布制架子的優勢不言而喻,輕便,製作簡單,收攏和儲存還方便。
比現在抬人用的木板還有藤板好多了。
至於布匹價格比木材貴這回事,軍中所用,貴是正常的!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
只要能解決戰事,守衛國家,多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反之才是浪費。
直到有一位幸運的騎兵,給他拿來了一副黃巾軍中的擔架。
據其所說,這架子一到手就自己散開了!
拿到擔架的人直呼:“妖術!”
“竹竿成精了!”
“明明是布條成精才對!”
反正就是張角施了法,才能讓竹竿和布條,在沒有任何針線纏繞固定的情況下,自己牢牢地靠在一起。
盧植也很驚奇,但他堅持子不語怪力亂神,肯定有什麼別的秘密。
所以他現在就蹲在地上,對著兩個竹竿和一截布條,折騰來折騰去。
突然,有人推門進來。
“報將軍!北城門外有一曲人馬來投,領頭者自稱是將軍弟子。”
“嗯?”
盧植頭也不抬地問道:“他可有言,姓甚名誰?”
“自稱姓劉,名備,字玄德。”
······
曲梁城北門外,一豹頭環眼的大漢看著四周不斷遊弋的騎兵,不悅道:“大哥!我們星夜來投!他們把我們拒之門外也就罷了!怎麼還派人盯著我們?把我們當奸細一樣看是什麼意思?”
“我們是來為國殺賊的!不是來受人白眼的!”
這漢子脾氣上來了,朝著周邊遊弋的騎兵喝到:“去去!都滾開!”
“翼德!翼德!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劉備急忙安撫道:“他們也不過依令行事罷了,何必遷怒,見了盧帥自然會分明。”
喜歡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請大家收藏:()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