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員望了望遠處,又叫道:“烏延!”
“在!”
一個稍有些瘦弱的中年男人出列回應。
“你帶五百騎,隨我衝擊圈內賊眾!務必要將他們擊潰!不可使賊軍有逃生之路!”
烏延不像踏頓那樣勇武,而且因為年齡的原因有些暮氣沉沉。
他疑惑道:“校尉!他們長槍設防,又有強弓勁弩,我們······豈不是以卵擊石?”
烏桓騎兵到底不是朝廷正規的常備軍,換一個裨將膽敢在戰場上質疑主帥命令,他當場就會拔出寶劍斬了,一切有關戰術戰略的爭論,只能在軍營帳篷裡或者行軍路上討論。
到了戰鬥之時,戰機稍縱即逝,豈能一一探討說服?只能當機立斷!以主帥的命令為準!
說來說去,外族兵就是不好使!
宗員心中暗歎,但面上依舊耐心地解釋道:“賊寇槍陣不過兩層,且賊兵衝刺百步開外,氣力必有不濟!弓弩又只到半數,未曾成陣列,無箭雨之勢,此時我們結隊衝擊,必然一擊而破!”
“不可再耽擱了!若是賊眾弓弩手列位齊至!則不可動搖!”
“烏延!你意如何?敢隨我出戰否?”
宗員厲聲問道。
烏延雖然人到中年,但年少時也曾勇武過,不由得激昂大應:“有何不敢!就隨校尉去也!”
“烏桓兒!隨我出陣!”
五百烏桓騎兵立刻集結起來,衝向黃巾軍剛剛開闢出來的生路通道。
張梁心憂張角所部的兇險戰事,急急而奔,隨即就看見了八百胡騎的身影。
雖然心急,但張梁沒有失了理智,照舊下令擺開陣勢迎戰。
“刀盾兵退後!”
“槍兵上前列陣!”
“弓弩手準備!”
黃巾槍兵立即接替前列,弓箭手拔出了箭囊裡的箭矢,弩手抬起了弩弓。
胡騎逐漸逼近,張梁簡單估算了一下距離後,令旗揮動。
“箭矢發射!”
“發射!”
“發!”
弓手弩手同時射擊,箭矢弩矢如烈雨橫天,重重砸下!
踏頓早有準備,看到張梁揮動旗幟之時,一撥馬頭,兩翼迅速分離,讓這波箭雨落了個空。
烏桓騎兵繞過前列的槍兵陣列,從左右兩邊衝向張梁部隊的中軍位置,就如宗員之前交代的那般,斷其腰腹!
“兩側長兵列隊!盾兵抵後!”
“兩翼弓弩速射!”
張梁當機立斷,立即命令左右兩翼的步兵列陣拒敵。
同時他也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