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宵夜的官軍,心滿意足地呼呼大睡,夢中盡是明日自己斬將奪旗,封妻廕子的名場面。
但遠在曲梁城中的張燕,卻是越熬越精神。
指揮孫輕等人把弩車安置在城牆上以後,他才覺得自己的安全,有了些許保障。
漢末時期,無論是弩車還是投石機,都已經有了基礎的原型設計。
他只是用了幾乎已經完全還給物理老師的物理知識,將武庫中年久失修的弩車給修好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弓臂似乎因為本身材質的原因,影響了射程和力道。
不過,從無到有,對於現在的黃巾軍來說已經夠用了。
這個時候,和他一樣深夜不睡,越熬越精神的,還有在官軍大營邊上的黃邵。
張燕是被逼無奈,只能陪著官軍騎兵表演。
黃邵是習慣了,觀星是他的興趣和追求。
他在閒暇時總是整夜整夜地觀星,同時在書簡上記錄星辰運動的軌跡和推測。
這也是張燕和張梁選擇他來帶隊的原因之一。
偷襲這種事情,最看重時機,可古代沒有鬧鐘啊!
瞌睡蟲上來了,不是光靠堅持就能忍住的。
只有黃邵,因為習慣了夜間觀星,已經造就了和現代人類似的兩套生物鐘。
在深夜,他不僅能保持清醒,還能準確地判斷出時辰。
“是時候了。”
黃邵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然後進了帳篷,蓋住裴元紹的大嘴,然後在腰上一扭。
打了半夜的呼嚕聲戛然而止。
“唔唔唔!”
裴元紹睜大了眼睛,目眥盡裂,一下子極度清醒。
很快,黃巾士卒被接二連三地叫醒。
“噓,兄弟們不要有大動靜,悄悄地走,帳篷火把都不要動。”
三千黃巾軍貓著腰,躡手躡腳地離開這裡。
到了輜重營,黃邵領著裴元紹以及五百人上去交談,其餘人藏身黑暗中。
“來人止步!”
同樣的警示射擊,箭矢落點離黃邵的腳尖只有一公分。
黃邵高舉令箭。
“我奉將軍命令前來,將軍擔憂黃巾軍依仗人多之勢,一邊正面與我軍作戰,一邊派人襲擊我營寨,特派吾等五百人調至輜重營,加其守備,以防不測!”
“將令箭呈上,我等驗看!”
一樣的操作,黃邵不慌不忙,學著當初周顯的樣子交上令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