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胡老師講課的時候和他的外表完全不同,有時候講課講著講著就會給大家歪樓講一些古代詩人的段子和故事,不過最後都會繞一圈回來再講到課本。
“這首詩呢,是杜甫當年寫給遭受冷落告歸時的李白,其中搔首,可能是李白不如意是的習慣動作,可能就是這樣。”胡老師說著一本正經的撓了撓頭,引來全班大笑。
“笑什麼笑?不覺得這和你們沒有考好時,被我叫到辦公室一臉懵逼的樣子是一樣的嗎?”同學們的笑聲戛然而止。
胡老師滿意的看了看大家的態度,於是繼續講解到:“其中的倒數第二句【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並不是說李白是因為犯了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意思,其實他真正的意思是誰說天網寬疏,對你卻過於嚴酷了一些。”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這兩個人的關係不一般,這一點從杜甫其他的寫給李白詩也有關。”胡老師說到這裡頓了頓,目光掃視的看向同學們:“現在你們誰能說出來杜甫給李白都寫過那些詩?不用說詩的內容,說原文就行。”
同學們頓時議論紛紛,其中的學生還是有點知識儲備的,尤其還是他們一班。
沒過多久就有同學舉手說道:
“贈李白!”
“不錯,還有嗎?”胡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這幾個字然後轉身繼續問道。
“春日憶李白!“陳溪也回答道,惹得同桌周舟驚奇的看了她一眼。
“還有嗎?“胡老師讚許的看了陳溪一眼,一邊寫一邊問道。
“冬日憶李白!”
同學們可謂是非常的熱情。
“還有嗎?”胡老師繼續寫,“三個了,很好,還有嗎?”
“夏日憶李白!”
胡老師下意識地在黑板上就準備寫夏這個字,寫了兩筆才發現哪特麼有這首詩?於是滿臉怒容的轉過來看著那個說出夏日憶李白的同學,沒好氣的說道:“我瞅你像夏日!”
......
最後胡老師整整在黑板上寫了一列十首古詩。
“杜甫其實一共給李白寫了十二首,你們還有兩首沒說。”然後在黑板上寫了了這兩首詩的名字。
《送孔巢父謝病歸遊江東,兼呈李白》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但是反過來呢?李白卻寫了一首《贈汪倫》,也不知道杜甫的心裡會不會痛,這就像是你們追明星的時候請假,逃課不遠萬里日夜兼程,但是去了之後對方都不知道你是誰。”
說完全班又開始鬨堂大笑。
陳溪也是樂不可支,雖然這句話她已經是第二次聽了,但不可否認有些段子從胡老師的口中講出來真是聽一次笑一次,就像是陳溪從小聽到大的那個笑話一樣。
想起來一次笑一次。
最後胡老師還是說李白其實也是送過杜甫三首詩的,畢竟當時那個情況下,杜甫最多算是李白的小迷弟,而李白的朋友圈就十分廣泛了:賀知章、孟浩然、元丹丘、王昌齡、孔巢父、韓準等等400多位當時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