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觀世音,你真的是以為你手段能夠壓制得了,就是在我的面前,如此的放肆嗎?”
突然之間,呂洞賓閃爍出來的手段,也是十分的強大!
突然之間,在呂洞賓的身體之中,走出來了一尊強大無比的強者來了:“東王公,這一次就是拜託你前去追那一個人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恩?沒有想到你的修為,居然是恢復了你的東王公的手段?”突然之間,觀世音閃爍出來了一抹駭然之色:“你居然是學了玄門的手段,斬除來了自己的善屍東王公嗎?”
“東華上人,那麼你上一次的轉世就是所謂的這一件事情了嗎?”
突然之間,觀世音想起來了!
為何東華上人這樣難以成道了!
據說,是東華上人不知道是立下了多少的功德以及方法,才是擁有了機會轉世成為了呂洞賓!
擁有成為了玄門弟子的機會!
要知道,呂洞賓從小飽讀詩書,滿肚子學問,出口成章,但幾舉進士而不第。細陽子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為什麼屢試不第呢?這就是所謂“仙文不入俗人眼,非是朱衣不點頭”。
而就是在呂洞賓又去赴試,在長安一酒肆中遇到一位道士,偶書壁,純陽子萬分驚異,但見道士相貌奇古,詩意飄逸,仙味十足,便輯拜問其姓氏。
道士呵呵一笑,道:“吾鍾離權,雲房其字也。君可吟一絕,予欲觀子之志。”呂洞賓當即揮筆題詩一首,曰:“生在儒家遇太平,懸纓垂帶布衣輕,誰能世上爭名利,臣侍玉皇鬥上清。”
而漢鍾離看罷,不禁喜上眉稍,歡悅之情不甚言表,於是邀呂洞賓在酒肆中同榻而臥。漢鍾離執炊,親煮黃粱,呂洞賓在店中昏昏入睡。
在夢中,呂洞賓以舉子進京赴試,狀元及第,歷任臺諫、翰苑、秘閣及指揮使,無不備歷。
任要職近四十年,後又任丞相十餘年,兩娶富貴家女為妻,生子婚嫁早畢。孫、甥繞膝,簪笏滿門。
權顯名赫,榮華富貴。偶因上殿應時差錯,被治重罪,抄沒家產,妻離子散,流放於嶺南。
一身孑然,勞苦憔悴,立風雨中方興長嘆,忽然夢覺,黃粱飽尚未煮熟。
這時雲房生先漢鍾離笑吟道:“黃梁猶未熟,一夢到華胥。”
呂洞賓頓時徹悟到,高官厚祿,富貴榮華,只不過過眼雲煙的事情,這對於自己來說,不過是一種虛幻而已,唯有長生之下,才能夠點醒得了自己的仙根!
頓時之間,呂洞賓乃拜漢鍾離為師,祈求度世之術。
呂洞賓同時,又是經過了一枕黃粱之後,漢鍾離為試呂洞賓,冷冷的說道:“骨節未完,志行未足,要想成仙,今世難成。要等下輩才成。”
他想考考呂洞賓是否真心、潛心學道,於是親自導演了“十試洞賓”的精彩劇目。
第一試:洞賓一日外出回來,突見家人悉皆病死,洞賓既不悲傷,也不悔恨,只管置辦壽衣棺木,準備料理後事,不一會兒,忽然又全都活過來,他有無所謂。
第二試:洞賓上街賣貨,買主討價還價後,說好了價錢,但雜主又反悔變卦,只付給一半價錢,洞賓不靜不惱,讓買主大搖大擺地把貨物拿走。
第三試:大年初一,洞賓正欲出門,遇一乞丐倚門乞討,洞賓急忙施予財物,但乞丐卻沒完沒了,一討再討,口出髒言,洞賓只是滿臉堆笑,一個勁地賠不是。
第四試:洞賓牧羊山中,忽遇一餓虎追捕羊群。洞賓保護羊群下坡躲避,自己上前以身擋虎,老虎見之悻悻而去。
第五試:洞賓居山中茅舍讀書,忽然來了一個漂亮女子,聲稱自己是迷了路前來求宿。繼而,這女子百般挑逗洞賓,夜逼共寢。洞賓始終坐懷不亂。女子反覆折騰了三天,才無奈地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