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冷笑一聲,兩眼之中卻是一道寒光閃過。
好麼,自己刻意低調地登基為帝,乃至於不派使者前往大明其他地界宣諭聖旨,就是為了苦心維護現在大明境內不至於內部紛爭,自起刀戈。
可嘆自己這般小心謹慎,委曲求全,往日更是井水不犯河水,卻還是觸怒了那位猖獗跋扈目中無人的平國公鄭芝龍,以至於此人假借皇命,不顧清虜壓頂之危,竟還硬要統領大軍前來討伐自己,實是可惡得很呢!
既然敵人都打上門來了,那自己不好好招待一番他們,可有太有失待客之道了。
既然爾等決意要來東川送死,那朕就好好成全了你們!
他隨即下令,從自已治下,迅速調集四鎮兵馬,前往川南與貴州的交界之處,做好充足的作戰準備。
現在王明治下,共有八鎮兵馬的數量。
其中,除金聲桓的第七鎮與王屏藩的第八鎮,這兩鎮兵馬正在籌建訓練之外,其餘的六鎮兵馬,時至今日俱是人馬完整,戰具齊備,皆可用於作戰。
而這八鎮兵馬的分佈,則是郝效忠的第一鎮,駐守於鄂西的夷陵州;馮厚敦的第二鎮,駐過於鄂西北房縣;黃得功的第三鎮,駐守於鄂西北竹山縣;曾英的第四鎮,駐守於鄂西的長門縣;王祥的第五鎮,駐守於川南之地;李定國的第六鎮,駐於保寧府;金聲酌桓的第七鎮,駐守於施州衛;王屏藩的第八鎮,則在夔州一帶休整補充。
可以看出,因為前番與清虜在鄂西一帶大戰,王明的兵馬過半數量,皆集中於鄂西一帶。但在現在與清虜暫且休戰之機,王明卻可從中抽調部分兵馬,用於對付鄭芝龍部的進攻。
王明決定,抽調位於房縣處馮厚敦的第二鎮,位於長門縣處曾英的第四鎮,讓這兩鎮兵馬,緊急趕赴川貴交界之處。
而他們空出的駐地,則讓其餘的三鎮兵馬分別守之。
這樣一來,自己在鄂西重地,依然留了三鎮兵力,在僅處於防守的狀態下,也足可以對清虜產生強大的震懾力。
雖然,現在金聲桓的第七鎮兵馬尚在建造訓練之中,戰力尚是缺乏,但因為兵力人數已然足夠,對面的清虜不知根底,亦是絕不敢輕舉妄動。
而正因為這般道理,現在人員已補充齊整,但尚缺訓練與整備的王屏藩第八鎮,亦可從夔州調走,前往北面的保寧府駐守。
相應地,那正駐守保寧府的李定國第六鎮,則全軍南下,趕赴川貴交界之處,參加與鄭芝龍的防禦戰鬥。
至於川南的王祥第五鎮,這支兵馬自成立以來,還一直未參加正式作戰。他們目睹了其他諸鎮在大大小小戰鬥中,所獲得的豐厚賞賜與撫卹,皆是眼紅不已,心癢難耐。
故這支兵馬,從上至下,官兵們求戰意原極高,現在戰鬥之處又正好位於川貴相交之地,所以王明倒是正好順水推舟,將他們派上戰場。
至此,王明總要調派了手下的一半兵馬,準備前往交界之地參加戰鬥。
但在經過仔細思考之後,王明決定,在真與要鄭芝龍的聯軍動手之前,先自己親筆書信一封,派出使者送給桂王朱由榔。
因為在王明看來,這場戰鬥,歸根到底,其實是大明王朝內部一場自攻自滅的悲劇。
這樣的戰鬥,最終可能會是自己獲勝,但也極可能是兩敗俱傷,最終讓旁邊坐山觀虎鬥的清虜,白白地撿了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