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屏藩統領兩萬兵馬,一路浩浩蕩蕩直撲長陽縣而去,氣勢十分迫人。
因為為了順利拿下長陽縣城,免得夜長夢多廷延時日,王屏藩甚至下令,提前打造了大批的攻城器械,徵發了宜都縣城中的大批青壯拖運,以期一到長陽縣城下,就立即開始全力攻城。
至於宜都縣城,則只留了五百來名先前的潰兵駐守。
王屏藩本來連這些潰兵都不想留,但考慮到縣城無人防守,怕有山賊路匪之類偷襲,還是留了這數百人聊作充數。
兩萬兵馬殺氣騰騰直撲長陽縣城,王屏藩與一眾手下俱是不知,他們這般行動,卻早已被駐過長陽縣的曾英知曉。
因為現在宜都縣地界邊緣,已被他安排了大批的喬裝哨騎,正嚴密關注著王屏藩部眾的一舉一動。
所以王屏藩部一出宜都縣城,其部隊行動,便立即被曾英的哨騎偵知。
他們飛奔返回,不停地將王屏藩部的行動稟報給了駐守在長陽縣城中的第四鎮主將曾英。
曾英收到信報,心下卻在感嘆,該來的戰鬥,總是要來啊。
這王屏藩發動兩萬兵馬,以及讓數千青壯帶上大批的攻城器械,一路往攻長陽縣城,其目的一是要為先前覆滅的吳之茂部復仇,一是要拿下長陽縣城,盡滅第四鎮兵馬,以求一雪前恥呢。
王屏藩這般作想,自己卻還偏不如遂了他的心願。
他隨及派出使者,緊即出使正駐守夷陵州的第一鎮郝效忠部兵馬,要他們按先前太子之計劃,立即配合行動。
而他手下的第四鎮兵馬,此番卻並未出擊,而是全鎮駐於長陽縣城中,以逸待勞地等著敵軍來攻。
而於太子兵馬的諸般行動,一路統軍西進的王屏藩,自是全未知曉。
此時的他,只顧著催趕兵馬,令他們頭頂烈日,緊急西進,一定要儘快趕赴長陽縣城之下。
到日頭偏西之時,王屏藩引兵西至長陽縣城地界。
統領兩萬兵馬的他,立即將整座縣城,給三面團團圍住。
圍住之後,僅僅休息準備了半個多時辰,這三面圍城的吳軍兵馬,就立即在王屏藩指揮下,開始全面總攻。
戰鼓隆隆,號角連連,王屏藩指揮手下2萬兵馬,從長陽縣東、西、南三面進攻。
而在他正對的東門之處,則是發動了重點進攻。
之所以從此處進攻,因為長陽縣之處,江邊最是平緩,堪為最佳的進攻方向。
王屏藩在東面一帶,足足投了一萬兩千兵力,可謂下足本錢。
另外的西邊與南邊,則分別是三千兵力,作為輔助攻勢。
另有兩千騎兵,作為親隨護衛,一齊等待地後陣之中。
吳軍三面圍攻,擺出了要將這長陽縣城一舉拿下的態勢。
放眼望去,鋪天蓋地的吳軍軍兵,有如一群群湧動吶喊著的螞蟻,他們扛著各色攻城器具,向長陽縣城頭,吶喊著進攻而來。
東面是主攻方向,其他兩面兵馬雖少,卻也沒有閒著。
亦是有大批的吳軍軍兵,紛紛推著楯車、撞車、以及攻城梯等攻城器具,向各面城牆,緩緩迫進。
見到這長陽縣縣城被三面圍攻,有如一葉在怒濤狂浪中瑟瑟發抖的孤舟,那佇立城頭的主將曾英,臉色十分凝重。
不過,他的心下,卻並無任何懼怕。
對於吳軍這番進攻,他早有安排與計劃,現在的狀況,一切都在他的預想之中。
吳軍洶湧而進,長陽縣城的城牆上,卻一片沉默。
直到敵軍前進到二百來步時,在三面城牆上分別排開的300架投石機,終於開始向大批湧來的吳軍,露出了尖利的獠牙。
輔兵們早已熟練無比的當頭轟炸,又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