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在經過了一番商議之後,張獻忠作出了進攻川南的最終安排。
本來,劉進忠的兩萬兵馬,因為正面對敵東川的太子,按說是不可輕動的,但張獻忠惱恨這廝敗軍失陣,故要他將功補過,戴罪立功,強令他南下重慶榮昌,當成預備兵力使用。
而那達州守將劉進忠,先是被張獻忠派來的內侍,給劈頭蓋臉地臭罵了一通,又被罰薪奪俸,可謂灰頭土臉,丟臉至極。
內心惱恨不已的劉進忠,只得按張獻忠所定之計劃,統兵南下,往攻川南。
對於張獻忠的這個安排,劉進忠心下滿是疑慮,因為現在東川太子不斷坐大,自己若調集主力南下助陣,則達州一帶,恐有被太子偷襲之憂呢。
但現在被張獻忠牢牢盯住的他,哪裡還有勇氣再去違抗張獻忠之令,只得硬著頭皮點齊兵馬,便親自統兵南下而去。
夔州官署中,兩名伏跪於地的使者,皆是一頭熱汗,卻皆一臉焦灼地抬著頭,望向那龍椅上的太子王明。
“太子殿下,現在大西寇大兵壓境,我川南一帶,已然情勢危急,還望殿下看到兩軍友盟互助的份上,速速發兵救援,以免我川南有失……”
這兩名使者輪番哭訴,讓太子王明愈發皺起了眉頭。
那麼,自己該不該如他們之意,統兵入援川南呢。
王明略一思慮,卻想到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那就是,自己不派兵前去川南,而是徑自西去,往攻達州。
這一招,也被稱為圍魏救趙,在中國歷史上屢見不鮮。
原因很簡單,因為達州近在眼前,一路西攻便可,而川南之地路途遙遠,還有被敵軍據佔的重慶府阻隔,自己就算是想要派兵入援,都是十分不易。
而且,現在大西軍已全力往攻川南,自己從時間上來算,若要統兵去救援,亦怕是已來不及。
於是,王明對這兩名使者,緩緩說出自己的計劃。
二名使者一聽,頓是連連說好,隨即便向王明告別,折返川南,回稟訊息。
這二人剛剛離開,王明立即開始調兵遣將。
他命郝效忠的第一鎮,從萬縣出發,一路西攻,直取梁山縣。
馮厚敦的第二鎮,從開縣出發,一路西攻,往攻新寧縣。
黃得功的第三鎮,亦從開縣出發,一路折向西北,往攻東鄉縣。
這三座縣城,皆是達州的下屬州縣,按王明的計劃,要要先行拔除三座外圍縣城,再一齊圍攻敵將劉進忠據守的老巢達州。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王明不惜將手中的三鎮兵馬一齊派出,在夔州一帶,僅留存了一營輔兵為守備。
為了一舉拿下達州,王明已是全力以赴,不惜血本。
王明命令既下,三鎮兵馬,頓是一齊出動,車轔轔,馬蕭蕭,這西去的諸條要道上,鋪天蓋地盡是太子王明的兵馬。
新寧縣主將,離太子治下最近的姚玉麟,見到東面那看不到頭的太子兵馬,頓是驚恐萬分。
他看得很清楚,這批西來的太子兵馬,至少有一萬餘人,而自己的部下,卻只有一千五百餘人,兵力差不多僅有敵軍的十分之一,這卻是如何守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