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接下來的戰鬥,幾乎毫無懸念。
翁之琪部水師,在短短時間裡,被清軍一舉打垮。
百餘艘戰船,幾乎在轉瞬之間,還沒來得及做出有效的反應,就被全部擊敗。
翁之琪本人所乘的主艦,竟被清軍船隻一舉撞沉。這位主帥慘叫著掉入水中,在水面上咕嘟咕嘟地冒了幾個泡後,便沉入水中,再尋不見。
主艦一沉,主帥一亡,剩餘的船隻,不是紛作鳥獸散,就是被嚇得趕緊掛出白旗,向清虜投降。
江面的水師快速覆滅的訊息,如閃電一般地傳入宮中。
弘光皇帝聞言大懼,急令入得城來的十餘萬兵馬,立即防守各處緊要,一定拼死也要守住留都。
南京城中所有人都知道,與清虜拼死一搏的時候,到來了。
很快,清虜大批船隻直衝到南京城下,而這留都南京周圍,早已是全部的兵馬盡皆撤走進入城中,這城外之也,已是空空蕩蕩,縹無人跡。
見得這般狀況,豫親王多鐸立即喝令全軍圍城,務必不讓南京城中一人一兵,得以走脫。
大批清兵如潮水一般湧上岸來,從城頭望去,無邊無際,氣勢端的駭人。
數十萬大軍逐次上得岸來,立即分掠四下,將這座南京城團團圍住。從天上一眼望去,這座南京城有如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孤舟。
城頭的守軍,見到清軍勢頭如此之大,不由得人人震恐,個個股慄,還好有主將與監軍彈壓著,才沒有在城頭鬧出譁變來。
而得到清軍圍城的可怕訊息,那縮躲在皇宮中的弘光皇帝,頓是愈發悲哀與恐懼。
其實,在南京被圍之前,這位肥胖如豬的皇帝,也不是沒想過,要趕緊從南京逃走,前往他處另立中央。
但這樣的方法,在他隱晦地提出來後,卻被他最為信重的首輔馬士英,給立即否決了。
馬士英聲淚俱下地說道:“陛下,這天下雖大,但陛下能去之地,卻是何其之少!想來陛下自登基以來,一直深居宮中,其餘地方,甚少施恩,故微臣只怕陛下方離南京,便有不法之徒,要對陛下不利啊。”
弘光皇帝聞得此言,頓是灰頭耷臉,再無心氣了。
是啊,馬士英說得對。
在南京城中,他尚可掌控時局,若是離宮而去,那他這個皇帝,沒有親信兵馬的保護,幾乎就是個天價肉票,想綁了他去投獻清虜的人,可就多了去了。
故而,現在的弘光皇帝,只能把全部的希望,都寄託於這南京城,能夠順利守住的份上了。
而為了讓南京城的防守力量能牢牢守在自己手中,弘光皇帝下令,讓首輔馬士英為守城主將,阮大鋮為副將,那原本負責城防的趙之龍劉孔昭等,皆是成為其手下。至於那京營太監韓贊周、盧九德等人,亦是配合其工作,並負責傳遞資訊。
只求能在接下來的戰鬥中,能順利守到清軍無糧而退的那一天。
接下來的日子,清軍開始就地砍伐南京周圍的樹木,修造攻城器械。
短短几天之間,京城周圍的樹木幾乎已被砍盡,被清軍擄來的工匠,正在日夜不停地趕造,刀砍鋸鑿的聲音,晝夜不歇,令城頭的守軍愈發心驚膽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