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左夢庚便親統大軍,扶送父侯左良的梓柩,回返武昌,再大辦葬禮,隆重地為其父發喪。
喪禮上,左夢庚扶櫬大哭,涕淚橫流,倒是充分展示了一名孝子的極度哀痛。
隨後,左夢庚向全軍宣佈,繼承其父寧南侯之爵位,並繼任全軍統帥,全軍高呼萬歲,齊齊拜伏。
接下來,左夢庚又令黃澍於武昌城外,擇一風水上佳之寶地,吹吹打打地舉辦了隆重的出殯儀式,將其父高棺厚葬。為了在眾軍面前大表孝心,左夢庚不惜花費,埋入大批值錢寶貨以為陪葬,據說,光陪葬的馬蹄金餅,就多達近百塊。
左夢庚全軍退返湖廣,為父發喪的訊息,很快就如長了翅膀的鳥兒一樣,紛傳各地,諸如朝廷,清虜,以及東川的太子王明,俱是知曉。
得到左良玉暴斃訊息的的弘光皇帝,先是一愣,隨即忍不住仰天大笑:“左賊一死,朕心甚慰矣。”
好麼,左良玉這個千刀萬剮的反賊,終於多行不義必自斃,暴斃於九江城中,倒算是因果迴圈,報應昭昭。
哼,此人雖死,朕將來若有機會,還定要將這廝挖墳掘墓,挫骨揚灰,方才解恨!
現在左良玉一死,其子左夢庚統兵回返武昌發喪,朝廷西邊的壓力,倒是驟然減輕了不少。接下來,自己倒是可以全力應對北面的清軍了。
心情愉悅的弘光皇帝,立即下令,令在江西、滁州一帶殘餘的官軍,儘快撤回南京,參加留都守衛戰。
在他看來,沒有左軍西邊的壓力,那西邊的兵馬,可以一個不少地盡數撤回南京城中。那這次的南京守衛戰,在兵員充足的情況下,獲勝的機會當可增加不少。
這樣難得的好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
一定要用心打好這一仗,整個南明小朝廷,自己這個所謂的大明皇帝,才能得以延續下去。
而得到左良玉的死訊,那一眾原本驚惶不已的朝臣,亦是人人心下大大地鬆了口氣。
整個朝堂之上,因而一掃積鬱,先前那種死氣沉沉的氛圍,倒是去了不少。
連帶著整個留都之中的百姓,都能感覺到,隨著這位造反的寧南侯左良玉的暴亡,留都城中那種沉重壓抑的氣氛,亦是輕鬆了許多呢。
這時,正率部駐紮於空城揚州的豫親王多鐸,亦收到了左良玉暴亡的訊息。
得到訊息的他,倒是沒有如弘光皇帝朱由崧那般欣喜若狂,反是不覺陷入了沉思。
這位寧南侯左良玉,雖非清軍的盟友,但此人在這時造反,倒是大清之難得的臂助呢。
左良玉破安慶,克九江,一路呼應著自己南下進攻南明小朝廷,令多鐸心下竊喜不已。本以為,將來還可與此人一道攻打南京來著,結果沒想到,左良玉這廝,竟然突然中風嗝屁了。
這傢伙,死得還真不是時候。
多鐸本想著,要在與左良玉合力攻下南京,滅了那南明小朝廷後,自己再乘其不備,掉頭攻打左軍,一舉滅了左良玉這廝,消滅或迫降左軍的數十萬兵馬,再一舉拿下整個湖廣之地。
現在倒好,左夢庚這廝自繼任大帥以來,竟是畏葸不前,不再繼續東下,而是徑回湖廣駐守並安葬其父,一副只求成為割據一方藩鎮的苟且模樣。
這樣看來,自己先前所定的計劃,又要重新更改了。
哼,沒有了這左軍為牽絆,本王又有何可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