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硝土問題的順利解決,黑火藥開始源源不斷製造出來,在九江城廣場空地中,攪拌均勻配製完畢的黑火藥,統一晾乾儲存。
王明看到,這制好的黑火藥,其實並不是黑色,而是在陽光下呈現出一種暗褐色的狀態,所以在歷史上,黑火藥另有一個別名,叫褐色火藥。
而在這時,州同知蔡確已從九江的居民百姓中,收集了足足五千多個大大小小的陶罐,以及大堆大堆的鐵片鐵釘與碎瓦片。
王明給蔡確安排的蒐集數量,是最低不得少於三千個,現在他蒐集了五千餘人,自是心下極其歡喜。
在王明率眾前來視察之時,蔡確一臉喜色地顛顛跑到王明面前,大聲稟道:“殿下,現在下官已蒐集了五千一百八十個陶罐,有大有小,但每罐最少可裝兩斤之量,足夠殿下使用。另外,百姓知道殿下是為了守衛咱們九江城,故皆踴躍捐出家中廢鐵及碎片亂磚等物,現全部堆放於廣場附近,數量最少有七八千斤呢……”
聽了蔡確稟報的進度,王明欣喜不已。
好啊,現在黑火藥順利配成,陶罐又已準備好,那接下來,自可開始裝罐製成震天雷了。
待黑火藥晾乾後,同知蔡確又帶領大批百姓,按王明的要求,給每個陶罐根據其體型,裝入適量的黑火藥,以及同樣大小的鐵片碎瓦等物,再用和好的黃泥封口,插入用草紙裹卷火藥製造而成的引線,一個陶罐震天雷,便正式製成了。
其實,這樣製成的陶罐震天雷,有一個最大的缺陷。
就是因為黑火晾乾後,即便當時攪拌均勻,但隨著頻繁搬運及長途運輸,會導致原本混合均勻的黑火藥開始漸漸分離,甚至完全改變當初的混合比例,導致使用效果大大降低,甚至還會失效無用。
不過,因為現在是現制現用,那制好的陶罐震天雷,全部存在在城牆下面臨時搭建的木棚中,等著在戰鬥前運上城頭使用便可。故王明倒也暫時不用考慮,因為頻繁搬運,導致黑火藥比例漸變而減威失效的問題。
當然這個問題的存在,在以後,王明還是一定要想辦法解決的。
由於王明的細緻安排,到了現在,從搜刮硝土,到最終制成陶罐震天雷,已然成了一條流水線作業一般的模式,井井有條,忙而不亂,生產得十分迅速。
而王明這位九江城的最高主官,將生產陶罐震天雷一事,安排得這般井然有序,看著木棚裡的陶罐變魔術般地重重累疊,越排越多,城中軍民百姓,更對他有種莫名的畏服。
兩天的準備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凌晨時分。
如美人指甲一般細小鮮紅的太陽,從遙遠的地平線躍出,讓原本單調黑白的曠茫大地,開始呈現層次不同的色彩漸變。
自西向東,無限延伸的大地與江面,由淺黃,至深黃,再變成暗黃,褐黃,最後又奇氿地變成了萬物本該有的五顏六色。
只不過,此時每個守城的軍兵,均沒有心情注意眼前的景色變化,他們的目光,被那幾十名環城打馬的左軍騎兵所吸引。
這些只著了棉甲或皮甲的輕騎,騎著健馬,嘴邊發出古怪的尖嘯聲,從西至南,劃了一個一個巨大的弧圈,把整個九江城外圍陸地,全部哨探了一遍。
見到敵騎這般囂張行動,城頭所有的守軍心頭皆是五味俱全,他們也都知道,敵軍應該是做攻城前的最後巡察了。
這時,王明與郝效忠陳麟等將領,亦匆匆趕到城頭。
王明臉色凝重地看著那些左軍騎兵,在城下呼嘯賓士左右隳突,最終又洋洋得意地撤回本陣,他的心頭,十分地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