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臺緊急換完妝,又和主持人稍微溝通了一下,陳路很快回到舞臺正中央。
作為《功夫熊貓》的導演和主要製作人,他今晚需要現在電影放映之前,和大家聊聊這部電影的情況,同時稍微和在場的媒體及觀眾介紹一下這部電影的一些基本知識。
好在陳路以前畢竟是電影學院的導師,這種最基礎的工作他做的信手拈來,期間不但介紹了不少跟《功夫熊貓》相關的文化知識,其實也就是跟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一些知識,還搬出了不少在電影製作過程中的趣事,讓臺下的觀眾聽得有滋有味。
但是因為畢竟之前還主持了一臺大型的跨年晚會,陳路的精神已經很疲憊了,所以他並沒有將太久,給主持人遞了個眼神,很快就結束了放映前的談話,直接將首映式匯入了最重要的環節。
電影開始播放了。
一開始,臺下的觀眾,尤其是那些著名的政商界人士,其實對這部動畫電影並不怎麼感興趣。
他們今天能來這裡,完全是看在懷特塞德.哈桑的面子,同時也對陳路這個最近聲名鵲起的綜藝大導演頗有幾分興趣。
但是一部動畫片……大家都是五六十歲的成熟的人了,動畫片有什麼好看的呢?
但是當這部動畫片的開頭出現在大螢幕上時,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發出了低低的驚呼聲。
“太美了!”
望著眼前一副更像是自然山水畫的絕美卷軸,很多人都情不自禁的在心裡冒出個念頭:這真的只是一部動畫片嗎?
沒錯,陳路在這部《功夫熊貓》的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水墨畫的渲染風格。
原版的《功夫熊貓》,其實也有借鑑這種自然山水畫的水墨風格,但那部片子的製作人畢竟是美國導演,所以它的風格其實多多少少還有些“混搭”——從建築風格和人物造型上來看,似乎有些接近於中國的傳統文化風格,但是從人物性格或是對白、構圖等方面,完完全全是好萊塢式的電影結構。
這兩種奇異的風格混搭,其實一般都不怎麼討好,比如大名鼎鼎的《盜墓迷城3》又稱《木乃伊3》),邀請了李連杰、楊紫瓊等眾多著名的中國影星,又製作了兵馬俑、秦朝殭屍等讓中國觀眾非常熟悉的歷史文化遺產,可那種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影片風格,還是勸退了很多中外兩地的忠實影迷,就連前兩部《盜墓迷城》積攢下來的良好口碑,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與此類似的還有李連杰、成龍兩大功夫巨星聯手合作的《功夫之王》,光聽這個名字,還有這兩大巨星首次聯手的噱頭,就已經足以讓大批的中國觀眾感到熱血沸騰了,可是看完這部電影之後,很多人都感覺自己受了騙,只想在心裡吐槽一句話——
這特麼都是些什麼玩意兒?
這就是在不瞭解中國文化傳統同時也不能將中西文化傳統很好的結合在一起的情況下,強行拍出來的“合拍片”,結果只能是豬八戒照鏡子——左右不是人,搞得中國人也不喜歡,外國人也不喜歡。
而《功夫熊貓》,卻是這種“中西合璧”的文化領域當中一次令人意外的成功嘗試。
估計這也和《功夫熊貓》的導演其實是一名美籍華人,同時這個團隊在製作這部動畫電影之前,研究過很多中國相關的傳統文化,並且對中國的“武俠”這種電影形式做過長達兩年的摸索跟研究有關係吧。
不過這群人美國佬再怎麼研究中國文化,肯定也不如陳路這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更瞭解來自於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不是?
所以陳路製作的《功夫熊貓》,和原版其實有很大的不同,不僅在內容上,光是在畫面和風格上,就完完全全的偏向了東方傳統文化。
他的《功夫熊貓》,採用的就是那種寫意的山水畫風格,這不僅在地球上的動畫片領域極其罕見,即使在達沃德星球,也是蠍子拉粑粑——毒獨)一份。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功夫熊貓》的開場畫面剛一出來,很多人就忍不住驚撥出聲,大讚這畫面好美的原因。
還有什麼樣的動畫風格,能比來自於中國古老文化的寫意水墨畫風更加讓人感覺到自然山水之美呢?
而這樣的開場畫面,也讓很多人突然意識到,這部動畫片,可能和他們以前看過的那些“半獸人”動畫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以前達沃德星球也不是沒有過號稱“大製作”的動畫電影,當時“動畫捕捉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多電影人都充滿了雄心壯志,覺得靠著這種先進的動畫製作技術,說不定能夠將動畫電影的地位提高到和真人電影一樣——也許動畫電影的春天,就要來到!
所以當時很多導演都投身到動畫電影的製作當中,其中也包括一些很有名氣的知名導演。
可是後來,大家發現,動畫電影要拍得好看,不是沒可能,但需要兩個很苛刻的條件——好的故事和好的畫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部“真正”的動畫電影,要想進入正式的電影院,要想讓觀眾心甘情願的掏錢,那有吸引力的故事和精緻的畫風缺一不可,否則就像“喜羊羊和灰太狼”那種畫面的動畫片,拿到電影院中去播放,完全就是一種不顧臉面來圈錢的行為。
但要想把動畫片的畫面做到精緻,其實所需要的花費,完全不比拍攝一部真人大電影所燒掉的錢要少。
比如《獅子王》,這部發行於1994年的創下諸多記錄的動畫大電影,其製作成本是4500萬美元,製作週期長達3年,而我們先前所提到的《木乃伊1》這部影片,發行於1999年,其拍攝總成本也不過才8000萬美元,其中還包括1500萬的特效製作經費和2000餘萬的演員總片酬。
所以當時很多投資商就覺得:我拍什麼動畫大電影呢?花同樣的錢,我請幾個明星,拍一部正兒八經的真人電影大製作,它不香嗎?它的回報難道比動畫大電影要差嗎?
所以後來動畫片拍攝的風潮只流行了很短一段時間,在發覺動畫片製作繁瑣、收益比不高,甚至經常會出現虧本的情況下,眾多投資商紛紛從這個領域撤資,也令動畫大電影這個行業,還沒有正式揚帆起航就已經半道崩殂。
這也是為什麼在之前,陳路察覺到這顆星球上動畫大電影並不是太流行,甚至沒有留下太多經典之作的原因。
喜歡異星娛樂家請大家收藏:()異星娛樂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