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這是一首創作於上世紀70年代的經典歌曲。
很多人都以為它是同名經典奧斯卡獲獎影片《卡薩布蘭卡》又名《北非諜影》)的電影主題曲,但其實並非如此。
這首歌的詞曲作者是著名的音樂人貝蒂.希金斯。1982年的時候,他和自己現在的妻子、當時的女朋友一起在房間裡觀看電影《卡薩布蘭卡》,因為看完影片之後特別感動,也為了追求當時的女朋友,所以他寫下了這首感人至深的同名單曲。
這首歌一經發布就迅速走紅,並且因為和同名電影特別貼合的節奏,被很多人引用到電影的剪輯之中,以至於到了後來,大多數人都誤以為這首歌就是《卡薩布蘭卡》的主題曲,而忘記了電影的主題曲其實應該是《astiegoesby時光飛逝)》。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當了老師以後性格比較沉穩的原因,陳路特別喜歡這種經典的老歌。
他對現在網路上流行的一些口水歌曲並沒有興趣,反而是對於這些老歌,百聽不厭。
他的房間裡,專門買了一臺二手的留聲機,還有很多類似於《卡薩布蘭卡》這樣的老唱片,古今中外都有,其中有些還是從舊貨攤上淘來的孤品。
這首《卡薩布蘭卡》,並非是陳路的最愛,但是卻是最適合他眼下演唱的歌曲之一。
為什麼呢?
要說清楚這一點,就不得不說到達沃德星球上的流行文化。
達沃德星球是一顆和地球截然不同的異星球,它的流行文化,也不像地球上那樣,有著涇渭分明的東西方文化的差距。
或許是因為這顆星球上的居民,大多都是由各種不同種類的動物進化而來,因此這裡的融合氛圍要比地球上更好一些。
人們不會像西方一樣,追求極致的個人主義,也不會像東方一樣,講什麼中庸之道,推崇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集體主義精神。
在達沃德星球,大傢伙都講究在不損害集體利益的情況下,儘量的追求自我的展示和發展,所以這裡的文化,包容並蓄,其融合程度和老百姓的接受能力,都要遠遠地超過地球上純粹的東方文化或是西方文化。
也正因如此,無論是東方的古典美、含蓄美,還是西方的直白美、張揚美,在這裡都能受到廣泛的接受和推崇。
這裡既有西方浮士德似的歌劇和美聲唱腔,也有東方婉約的宮調和民族唱法,可以說,這裡的流行文化豐富的程度,要大大超過陳路的想象。
因此陳路在這裡無論是唱東方的歌曲,還是唱西方的歌曲,其實都是能夠被人接受的。
只是在青龍之國,這裡偏向西式文化的地方還是要多一些。
這一點,從托馬斯.沃利等人的名字就可以看出。
也正是為了這種“入鄉隨俗”式的適應性,陳路在仔細思考過後,才決定演唱一首西方風味更加濃郁的《卡薩布蘭卡》。
而這首歌,毫無疑問改變了直播間裡所有人對他的看法。
“我去,你敢相信這是真的?”
“啊啊啊,我的鈦合金狗耳要聾了,這居然是笛卡爾.沃利這個花花公子演唱的歌曲?”
“媽媽問我為什麼要跪著看電腦,我該怎麼解釋?”
“簡直難以置信,好聽到耳朵都懷孕了!”
“這真的是原創?誰能告訴我,我現在看的不是直播,這是假唱,假唱,假唱,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樓上你錯了,這並不是假唱!剛才我已經用音樂搜尋引擎在網路上比對過同樣的曲調了,並沒有找到類似的音樂,這說明他的確是原創!”
“是世界末日來臨了嗎,為什麼連笛卡爾.沃利這樣的敗家子,都能唱出這麼好聽的原創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