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看得出,於東應該是經過了深思熟慮,準備自己創業了。
於東是七一年的人,和林子軒年歲相仿,他在九六年進入好夢公司,主要負責電影的宣傳發行工作,每年的薪酬、獎金和分紅超過百萬,在京城買了別墅和轎車,過上了富有的生活。
在三十多歲能有這樣的成就,算得上是成功人士。
於東在好夢公司工作了六年,見證了這家公司從小到大,成為和國際接軌的影視企業,他付出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
是留下來和好夢一起成長,打造一家國際知名的影視公司,還是出去創業,親手締造屬於自己的影視集團。
他內心一度頗為猶豫。
於東對國內的影視產業非常熟悉,他認為這是電影行業最好的時代。
國家放開了政策,允許民營企業進入電影的發行領域,拿到發行資格,這和九三年允許民營資本投資電影行業一樣,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他擅長電影的宣發工作,無論是在京城電影製片廠還是好夢公司,做的都是相關的工作,這是他熟悉的領域。
隨著內地市場的發展,香江電影、亞洲電影和歐洲電影都想進入內地市場。
他可以作為中介,負責這些影片在內地的發行工作,甚至從世界各地挑選影片,利用自己的關係網,從中獲利。
於東明白在好夢公司進入正規後,他只要掌握大方向即可,有了林子軒的存在,他的作用越來越小,工作的激情一點點的變淡,失去了向上的動力。
再說,他畢竟不是好夢公司的老闆,就算拿到了股份分紅,也只是一個打工者。
在好夢公司,他沒有了上升通道。
於東想要改變,一方面他有野心,另一方面他想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於是經過慎重考慮,他決定離開好夢公司,抓住機遇,開創一番事業。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不過會不會太倉促了,要不再好好想想,或者換一個職位,公司在海外的部門有不錯的發展前景。”林子軒挽留道。
“林總,我想過了,如果不抓住這次機會,以後恐怕會後悔。”於東堅持道。
林子軒知道政策的改變激發了影視行業新一輪的創業浪潮,資本的湧入,人才的流動,這是一個全新的局面。
既然於東這麼堅持,他再挽留就有點尷尬了。
“你有沒有推薦的人選?”林子軒詢問道。
“我覺得公關部門的秦鳴不錯,林總可以給他更重的擔子。”於東建議道。
好夢公司有完備的人才培養機制,具有自我造血功能,不用到外邊挖人,自己公司的員工更可靠一些。
於東一時半會不會離開,他還要在公司呆上幾個月,有足夠的時間交接工作。
不過他已經在規劃自己的公司了,他給公司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博鈉影業。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