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姍姍把公司籌備了兩個月的《蒙面歌王》暫停了,估計只能明年再說了。
這是因為總局要對和音樂相關的內容進行一次大整頓。
事件的起因是四月底在金陵舉辦的華國流行歌曲榜的頒獎晚會,歌手田振公開指責主辦方的獎項缺乏公正性並拒絕領獎。
這件事在國內的樂壇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頒獎典禮有黑幕這在圈內不是什麼秘密,大家心知肚明,但公開說出來的真沒有幾個,說出來就捅了簍子。
那一晚到底發生了什麼眾說紛紜。
大概的經過是這樣的。
主辦方原本告訴田振她拿到了最受歡迎女歌手獎,這是壓軸大獎。
田振因為在外演出的關係不確定能不能出席,主辦方把這個獎給了其他歌手,誰知道田振當天有了空閒,趕到了金陵。
主辦方建議臨時設立一個全球華語最受歡迎歌手獎給田振,先頒獎,把事情應付過去,獎盃以後再做。
田振覺得既然我拿的是最受歡迎女歌手,觀眾投票選了我,為什麼要其他獎。
雙方溝通出現了問題,這才導致田振指責主辦方缺乏公正性。
國內歌壇這些年有一個怪現狀,各種音樂排行榜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就今年來說,舉行或即將舉行的就有華語榜中榜,原創音樂流行榜,華國流行歌曲榜,音樂風雲榜等七八個榜單的頒獎活動。
這麼多榜單和獎項,不僅歌迷糊塗,歌手有時候也弄不清自己拿了什麼獎。
獎項的權威性蕩然無存,頒獎晚會淪為了商業工具。
在榜單氾濫的背後是商業利益和對名利的追逐,有人希望藉助榜單獲得金錢,有人希望拿到獎項,成名成腕。
音樂公司為了包裝新人,藉助榜單讓新人拿獎,暗箱操作。
歌壇亂象叢生,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有公正性可言。
華國流行歌曲榜的主辦方認為自己沒錯,這是業內的規矩,頒獎晚會上如果獲獎人不能出席,就把獎項頒給第二名。
第二名的歌手叫做那瑛。
這的確是圈子裡不成文的規矩,可大眾並不知情,田振事件引起了強烈反響。
媒體質疑這個獎項到底是誰說了算。
是由觀眾投票決定,還是說主辦方想讓誰獲獎誰就獲獎,甚至可以臨時加獎。
大眾支援田振,爆出了歌壇的黑幕,抵制了歌壇的不正之風,這樣隨意的獎項是在愚弄觀眾,褻瀆音樂。
圈內人在擔心田振這麼做付出的代價,不值得。
每一個榜單都牽涉到巨大的利益,比如這個華國流行歌曲榜,主辦方就有華國廣播電臺和多家商業團體。
按照媒體的說法,田振面臨著被封殺的危險。
事實正是如此,華國廣播電臺的文藝中心通知下級單位對田振的歌曲進行冷處理,暫時不做播出安排。
這就是五月份歌壇的封殺風波。
媒體採訪了歌壇的多位著名歌手,有人避而不談,不願意發表意見,有人認為國內的音樂環境太差,過於商業化,不夠純粹。
有人覺得田振完全可以透過正規途徑解決問題,不應該這麼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