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和葛尤把傅標安撫下來,讓他安心的在醫院配合治療。
這不是短時間能治好的病,按照醫生的估計,就算手術成功,也需要幾個月的休養期,今年傅標是不用想著演戲了。
但只要能治好,人沒事兒,以後有的是機會。
至於說傅標手上的戲約,不難解決。
好夢公司自己的戲找人替演或者修改劇本就行,外邊公司的戲沒簽合同的一律推掉,簽了合同的有兩個解決方案。
要麼好夢公司找個和傅標名氣相仿的演員出演,要麼支付一部分賠償金。
在這個圈子裡,以林子軒今時今日的地位,想必沒有影視公司會為了這件事和好夢公司鬧翻,不值得。
他也不會讓葛尤去演,不是說葛尤太貴,或者角色是配角,不合葛尤的身份。
替朋友演戲在演藝圈是仗義,這個沒得說,但要顧及到影響。
如果葛尤真的在一個劇組演配角,媒體肯定會大肆報導,事情就鬧大了。
記者瞭解情況後,會想方設法的採訪傅標,打攪傅標的家人,連醫院都會被波及,養病都養不好。
現在事情還沒有被媒體關注,林子軒的意思是低調處理。
不論是傅標住院的訊息,還是和劇組的溝通,包括媒體控制方面,都儘量不聲張,為傅標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
“是這個理兒,也別讓那麼多人到醫院探望,人一多記者就跟著來了,沒事也能弄出事來。”葛尤同意道。
“想來的分開來吧,別擠到一塊兒,大傢伙表示個心意。”林子軒考慮道。
“那行,我先回了,明兒還有個宣傳。”葛尤告別道。
葛尤主演的《卡拉是條狗》五月一日上映,正在宣傳期,需要配合劇組宣傳。
這是一部小成本電影,製作和宣傳費用在七百萬左右,由於影片的寫實風格,市場預期不高,各地院線的排片不是太理想。
如果不是葛尤的片子,恐怕情況會更糟。
這牽扯到一個話題,就是文藝片該怎麼突圍。
《卡拉是條狗》是好夢公司的一次嘗試,利用葛尤的名氣,加大宣傳力度,讓低成本文藝片也能取得高票房。
電影上映五天,京城的票房最高,將近一百萬,滬城四十萬,花城五十萬。
全國總票房超過兩百萬。
看起來勢頭不錯,不過前期進入影院的觀眾主要是衝著葛尤的名氣。
當他們在電影中找不到熟悉的葛尤,只看到一個生活卑微的中年男人,繁瑣的日常生活,難免失望。
觀眾反映這部電影拍的真實,葛尤在戲中把小人物的辛酸苦辣表現得活靈活現,只是看著心裡難受。
這種情緒顯然會影響到影片後續的票房成績。
媒體和影評人對電影給予了肯定,普遍認為葛尤褪去了明星光環,演活了一個在社會底層掙扎生活的小人物。
也有影評人覺得這部戲對社會批判的力度不夠,表達方式過於溫和。
好夢公司的市場部門預測《卡拉是條狗》的票房能破千萬,但存在後勁不足的問題,想開啟文藝片的市場並不容易。
影評人覺得表達方式溫和,其實是向市場做出的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