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新版《白蛇傳》存在著較大爭議,但影響力不減,觀眾抱著為了吐槽也要看一遍的心態,為收視率做出了貢獻。
再加上考古專家對雷峰塔地宮的發掘,出土了多件珍貴文物,轟動海內外。
華國電視臺連續數天跟進報導,浙省衛視直播發掘現場,各大報紙和網路上都有相關新聞,成為社會熱點。
《白蛇傳》的播出恰逢其時,神話傳說和現實新聞事件結合,形成了極好的宣傳效果,造成電視劇收視率的火爆。
這只是開始。
等到第二輪在地方省級衛視播出,這個風潮將持續下去。
無論觀眾看還是不看,吐槽還是不吐槽,《白蛇傳》都在那裡。
從市場營銷的角度講,這部電視劇取得了成功。
判斷一部電視劇是否成功,收視率是一項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的標準。
收視率代表著觀眾的數量,代表著在社會上造成的影響,代表著經濟價值,卻不能說收視率高的電視劇一定是經典。
宣傳和營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白蛇傳》的營銷手法引起了廣告界的關注,他們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一個是情懷,這個故事本身家喻戶曉,還有老版的《新白娘子傳奇》在前,引起了觀眾的好奇心。
第二個是播出時間,剛好和雷峰塔的地宮發掘撞到了一起,只要發掘工作還在繼續,就是給《白蛇傳》做免費宣傳。
第三個是迎合了年輕觀眾的口味,在演員的選擇和劇情上都是如此。
比如用青年演員出演法海,充滿陽剛之氣。
法海的職業也從寺廟的住持變成了降魔僧人,這是個大膽的突破。
張涵宇出演的法海平時沉穩內斂,降妖伏魔的時候下手狠辣,絕不手軟。
佛門既有慈悲尊者,也有怒目金剛,一體兩面。
以往無論在電視劇還是戲曲裡,法海都是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形象,這麼一改,年輕觀眾覺得法海很酷,就該是這個樣子。
然而,這個改變遭到了不少質疑。
有些觀眾無法接受這樣的法海,認為編劇在瞎編亂造,不符合事實。
怎麼說呢,大家往往不願意改變固有的印象。
在生活中同樣如此,大多數人希望有穩定的工作,不願意四處奔波忙碌。
年輕人的接受能力較強,喜歡新鮮的東西,《白蛇傳》受到年輕觀眾的歡迎。
或者說,好夢公司在製作這部劇的時候就有意識的迎合年輕觀眾的想法。
最後,一幫圈內大腕的客串是另一大亮點,觀眾為了找大腕也會多看幾遍。
以上原因造成了《白蛇傳》的火爆,創造了不菲的經濟價值。
好夢公司和京城電視藝術中心僅是銷售電視播放權和音像版權就淨賺三千多萬,全國四十多家電視臺拿到了《白蛇傳》的播放權。
廣告界普遍認為這是一次成功的營銷。
對市場形勢的精準把握,藉助新聞熱點造勢,針對特定的觀眾群體,這三點說起來簡單,想做到很難。
如今是市場化的時代。
前期的市場調查,隨後的市場營銷,宣傳炒作,最後總結市場的變化規律,為今後製作影視劇提供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