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典禮當天,張國粒和馮曉剛一起來到了湘南。
他們不光是來捧場,還有獎項可拿,兩人獲得了觀眾喜愛的電視藝術家稱號。
這是由觀眾投票選出的獎項。
這一屆的金鶯節共設九十九個獎項,其中三個獎項空缺,有不少這種可有可無的安慰獎,實際意義不大。
湘南廣電為了提升金鶯節的熱度,吸引明星參與,把獎項當作了大白菜。
然而,這樣做的後果無疑降低了獎項的含金量,把頒獎變成了一場表演秀。
以前的金鶯獎雖然也是分蛋糕,可好歹還有底線。
這或許正是湘南廣電的意圖,他們不看重獎項的含金量,看重的是利益。
獎項越多,參與的明星越多,透過電視直播的廣告費用就越多,還有巨星演唱會的門票收入,狂歡夜的各種消費。
舉辦這樣的金鶯節能帶動湘南娛樂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的升級。
所以,不是湘南廣電短視,而是大家的出發點不同。
這就是市場經濟時代。
馮曉剛正在籌拍《英雄》,明年四月份開機,年底製作完成,二零零二年的春節在全國各大院線上映。
這個沒辦法,陳導明和俞菲鴻等人到奧斯卡後才有檔期。
馮曉剛這段時間相當忙碌,前往各地取景,在影視城改造各種城池和宮殿,影片中有不少的大場面。
包括道具服裝等等,都需要他來溝通。
姜聞負責提供各種創意,他對古代的戰爭場景尤為著迷。
如果說《臥虎藏龍》是一篇精緻的小品,講述了人內心世界的爭鬥,姜聞覺得《英雄》就是一首激昂的古詩。
大氣磅礴,古風古韻。
他對重複李桉沒有興趣,想弄出一點和李桉不一樣的東西。
《臥虎藏龍》在西方越是成功,馮曉剛和姜聞的壓力就越大,同樣是武俠片,你弄出來的東西不能太差了。
如果不是有這個獎,馮曉剛就不過來了。
說實話,他現在和電視劇這塊已經不沾邊了,電視獎項對他的吸引力不大。
金鶯節組委會的人提前和好夢公司打過招呼,為了讓像馮曉剛和俞菲鴻這樣的大腕出場,費了不少的心思。
雖說獎項由觀眾票選產生,但暗箱操作不可避免,大家心知肚明。
至於張億謀和葛尤那樣的,他們就沒想著人家能來,也就打電話試探一下,不過只要來的,基本上不會讓人空手回去。
就像《華國之聲》,要是拿不到獎,慕姍姍就不過來了,何必給別人當陪襯。
大腕們有這個底氣。
劉滔和黃曉明就不行了,金鶯節是展現他們的舞臺,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中午時分,林子軒、馮曉剛和張國粒在酒店吃飯,一起的還有慕姍姍、徐繁和鄧潔,大家隨意的閒聊。
按照組委會的安排,下午三點半開始五萬人狂歡夜的直播。
晚上八點到十點是閉幕式,各種文藝表演,中間是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