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黃勃,林子軒冒出了一個想法。
“黃勃拍完這部戲就別安排工作了,我這兒有部電影找他。”林子軒交待道。
“電影?大製作?”小葉好奇道。
“想什麼好事呢,投資不太,先探探路,說不定會有收穫。”林子軒微笑道。
小葉沒敢多問,不過既然林總這麼說了,對黃勃來說是一個好機會,她等會就打電話給黃勃,把訊息告訴他。
這回肯定要宰黃勃一頓。
在小葉看來,黃勃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了,年紀有點大。
即使考上電影學院,四年後畢業也過三十了。
如今這個圈子的競爭愈發激烈,年輕演員一茬茬的冒出來,換代太快。
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跑龍套的大有人在,到那時演藝圈還不知道是什麼模樣。
她不免替黃勃未來的演藝生涯擔心。
黃勃和好夢公司籤的是五年合同,這在業內算不錯了,有些影視公司一簽就是十年,演員有幾個十年。
一旦在這家公司被雪藏,那演員的成名之路基本上就終結了。
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觀眾只看到成名的演員,那些由於種種原因被拋棄的演員不會有人關注,因為他們是失敗者。
不過,只要黃勃還在好夢公司,就能獲得資源,不用跑龍套。
小葉會在黃勃上學期間不斷的給他安排工作,合同到期再續簽五年。
林子軒不清楚小葉打的小算盤,他當然不會放棄黃勃。
黃勃能下定決心到電影學院學表演不容易,說明他是真心想在這一行做下去,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是那種急功近利的人。
這種人值得培養,所以,林子軒準備送給黃勃一份入學前的禮物。
在前兩天的討論會上談到了韓劇,他一直在考慮韓劇本土化的問題。
雖說有著不小的難度,但可以試一試,看看觀眾的反響。
不試過永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就算國內的觀眾不接受,萬一反攻到韓國,在韓國受歡迎呢,也能賺韓國人的錢。
林子軒不打算投資太大,用幾百萬試試水,也不用大明星,讓新人頂上去。
這樣成功固然可喜,失敗也不可惜。
他想到的是一部小成本電影,叫做《我的野蠻女友》,黃勃適合出演喜劇。
至於女主角,林子軒找高園園來演,不是說高園園最合適,而是很有意思。
在《渴望》續集裡,黃勃和高園園有一場戲,黃勃是歌廳的駐唱歌手,高園園和同學一起來到歌廳,看看新鮮。
這場戲的時代背景是九七年,高園園扮演張凱莉的女兒。
在這場戲裡,黃勃和高園園萍水相逢,沒什麼交流,更別說是感情,就是世間的兩個陌生人,偶然出現在同一個地點。
林子軒想把這兩個人的故事繼續下去。
四年後,到了二零零零年的年底,黃勃早就不在歌廳駐唱了,而是在一家公司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循規蹈矩,還被家裡催婚。
過年之前,姑姑替黃勃介紹了一個相親物件。
故事從京城的一家ktv說起,黃勃和朋友一起喝酒唱歌,作為曾經的駐唱歌手,他是名副其實的麥霸。
只要來唱歌他就霸佔著麥克風不放,順便懷念自己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