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湘南衛視播出了第二季的《華國之聲》。
由於採用全國海選的方式,第二季籌備的時間比較長,從六月份開始到八月份才最終確定了學員名單。
八月份錄製節目,,九月份開播,工作量是第一季的好幾倍。
準備的時間越長,節目出來的效果就越好。
第二季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除了民間的草根歌手,還有不少音樂學院畢業的專業人才,質量相當高。
在節目規則上也做出了一些改進,更加嚴謹,避免音樂公司在幕後操縱。
姍姍文化和參賽學員簽訂了嚴苛的合同,違反合同將賠付鉅額的違約金。
比如學員在節目中出名後要和其他音樂公司簽約,那麼音樂公司就要替學員支付違約金,否則只能法庭見了。
在吸取了第一季的經驗教訓後,節目從內容到形式都在正規化。
不過,在有些學員看來其中不乏霸王條款,限制了他們未來的發展。
這種事情不可避免,節目組和學員剛開始的利益一致,節目組想把節目做好,學員想借助節目提升名氣。
然而,一旦有了名氣,學員就不會滿足於受制於節目組。
他們將面對各種誘惑,自己內心的和外在的,他們覺得應該得到更好的待遇。
這時候,雙方就會出現矛盾,大家都沒錯,只是所處的立場不同。
如果合同太過寬鬆,學員們過於自由,對節目不利,比如學員到處傳播節目組的內幕,損害節目的聲譽。
所以節目組會制定嚴苛的合同,既然參加節目,就表示認可了合同中的條款。
浙省衛視製作的《華國好聲音》八月中旬已經開播,他們主打的是南方市場,在杭城、滬城和金陵三地進行海選。
有了電視臺的資源支援,節目的質量不錯,吸引了大批觀眾。
《華國之聲》在播出時段上和《華國好聲音》相同,都是週六晚上八點。
這顯然是要打擂臺了。
湘南衛視善於宣傳和炒作,節目沒播之前就透過各種渠道進行宣傳。
好夢公司的演員們錄製了祝福短片在電視上播出,祝福《華國之聲》第二季越辦越好,就是類似的話。
還有網上宣傳,企鵝公司在獲得注資後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階段。
在其他網際網路企業觀望的時候,企鵝沒有停下腳步,註冊使用者超過三千萬,正準備推出自己的虛擬貨幣。
透過企鵝號向使用者傳送《華國之聲》開播的訊息,以此吸引年輕人的關注。
好夢公司和企鵝公司達成了戰略合作伙伴的關係。
《華國之聲》在宣傳聲勢上比浙省衛視高出一籌,與此同時,雙方互相抹黑和攻擊的情況都有發生。
兩檔同型別的音樂節目本來就容易被拿來比較,還牽扯到廣告贊助商的問題。
你的節目收視率高,壓過了對方,觀眾愛看,贊助商就會投錢給你。
說來說去,都是為了利益,從行業的角度講,有競爭才有進步,能帶動國內綜藝節目的發展,也會帶來市場的無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