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玲看著對面這個和她年齡相仿的青年,感覺對方不是在開玩笑,而是認真的。
這個角色真沒什麼要求,就是在歌廳裡唱歌,作為學生的高園園和同學來到歌廳,展現一下當代年輕人的娛樂生活。
歌廳同樣是時代的產物,黃勃相當於其他演員的背景板。
為了真實,劇組打算隨便找一位駐唱歌手客串,不要求唱的多動聽,只要過得去就行。
林曉玲對這個角色沒太在意,直到黃勃過來和她談起了自己對角色的分析。
“你是駐唱歌手吧?”林曉玲詢問道。
“以前是駐唱歌手,現在是好夢公司的簽約演員。”黃勃客氣的回答道。
林曉玲一直忙著這部戲,還不知道黃勃的事情,以為是劇組從歌廳找來的駐唱歌手,聽到黃勃進入了好夢公司,這才來了興趣。
“這樣吧,你把剛才說的幾種情況都演一遍,我看看那種更好。”林曉玲提議道。
這算是考校了。
導演吩咐了,黃勃自然照辦,歌廳那點事他熟的很。
“這是在歌廳待得時間久的歌手,唱歌的時候放鬆,會和熟識的客人打招呼,調節氣氛。”黃勃一邊表演,一邊解釋道。
他假裝手裡拿著話筒,唱著歌,跳下臺和客人互動,接過客人遞來的酒杯,一飲而盡。
如果是新人,有點怯場,就只會在臺上表演,不夠自然。
那幫過來玩票的就比較瘋,只顧自己高興,不在意客人的感受,有時候還會和顧客較勁。
林曉玲看著黃勃的表演,覺得很有意思。
他的表演很自然,不扭捏,不做作,或者說沒有太多表演的痕跡,放得開。
她接觸過不少演員,也有本色出演的,只是黃勃給她的感覺不太一樣,他適合做個演員。
“你學過表演?”林曉玲好奇道。
“沒學過,一直都在唱歌,四處演出。”黃勃回應道。
林曉玲覺得這應該是一種舞臺表演經驗,長期在舞臺上表演就不會怯場,尤其是歌廳那種地方,更需要隨機應變,懂得應付各種客人。
這是在社會上的歷練。
社會是一所大學,每個人都能學到各種生存的知識和技巧,以及為人處世的態度。
“你叫黃勃是吧,我記住你了,好好演。”林曉玲鼓勵道。
“那導演我該演哪個型別的駐唱歌手?”黃勃追問道。
“演你自己最擅長的,到時候就即興發揮,想怎麼演就怎麼演。”林曉玲如此說道。
“會不會搶戲啊?其他演員有意見怎麼辦?”黃勃擔心道。
“你哪那麼多事兒,我是導演,聽我的就行了。”林曉玲決定道。
拍了幾個月戲,掌控那麼大的劇組,林曉玲漸漸有了些脾氣,離霸氣還有一段距離。
做導演就是這樣,不管心裡怎麼想,態度上要強硬,不能被人小覷。
聽到這話,黃勃不吭聲了,心裡卻想這導演年紀不大,脾氣倒是不小。
他知道林曉玲是林子軒的妹妹,拍的片子在國際上拿過大獎,不過他一部都沒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