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中旬,美國哥倫比亞電影公司香江分總司的負責人來到了京城。
這人林子軒以前見過,叫做芭芭拉羅賓遜。
她是今年剛加入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香江創辦了哥倫比亞亞洲電影製作公司。
這家公司主要是為了製作亞洲本地語言的電影。
隨著《泰坦尼克號》在全球的成功,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已經不滿足於向全球市場推銷自己的電影了,他們想更深入的參與到其他國家的電影行業之中。
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有意投資那些有潛力的亞洲電影人和電影。
芭芭拉是哥倫比亞亞洲電影公司的常務董事,負責亞洲本地語言電影長片的開發、製作和購買,是公司的實際負責人。
她在亞洲的電影行業有一定的影響力,張億謀早期的影片就是她推向國際市場的。
她和港臺的不少大導演都有交情,深諳華國的傳統文化,是一位資深的電影人。
張億謀最新的電影已經交給芭芭拉負責向國際推廣,雙方合作的相當愉快。
這個推廣不僅是賣片子那麼簡單,而是全球化的宣傳推廣,包括參加各種影展和電影節。
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有這種資源,雖說芭芭拉只負責一個香江分部,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公司,資源可以共享。
這就是大公司的好處。
好夢公司就做不到這一點,連華國的南方市場都還沒有搞定,更別說是走出國門了。
除了張億謀,芭芭拉還和香江的徐可達成了合作協議,會投資並代理徐可的最新影片。
她這次來京城,主要是為了李桉和《臥虎藏龍》。
芭芭拉需要詳細瞭解這部電影,從而做出評估,李桉能引起她的興趣,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影片本身怎麼樣。
在來之前,她對好夢公司做過了解。
得出的結論是這是一傢俱有潛力的公司,雖然製作的電影不多,卻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芭芭拉對馮曉剛尤為關注。
作為華國國內商業片導演的代表人物,馮曉剛在內地電影圈只算是二線導演,不過好萊塢的電影公司更注重影片的商業價值。
以往華國國內沒有出名的商業片導演,就只能和文藝片導演合作。
馮曉剛的出現屬於一個驚喜,他的電影在華國有票房保障,尤其是和葛尤的搭檔,三部票房大賣的賀歲片就是最好的證明。
然而,馮曉剛電影的侷限是不夠國際化,沒辦法推向國際市場。
芭芭拉需要和馮曉剛談談如何轉型的問題。
在這方面,好萊塢電影公司是專家,人家對商業片的研究深入到了每個細節的地步。
如果馮曉剛願意接受建議,芭芭拉會利用公司的資源幫助馮曉剛走向國際電影市場。
在她看來,馮曉剛有這種商業潛力和價值。
李桉結束了半個月的行程,和內地的幾位武術名家進行了交流,解開了一些疑惑。
他本人畢竟沒有練過武術,很多東西都是憑想象而來,如今和現實結合,就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只是自己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