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公司和做音樂的聯絡緊密,每一部影視劇都少不了配樂。
影視公司有時候為了圖方便直接拿已經創作出來的音樂直接用了,有時候會請專門的音樂人根據影視劇的內容進行創作。
好夢公司有經常合作的音樂公司,公司裡也有懂音樂的職員。
林子軒寫出《從頭再來》的詞曲,讓音樂公司製作一個歌曲小樣出來,這種小樣一般上千塊就足夠了,如果請專業的歌手錄製,價格會更高。
拿到小樣後,大家聽了聽效果。
“這首歌主要針對的是下崗職工,配樂的時候使用最後一段。”林子軒如此說道。
一支公益廣告的時間只有一分鐘,不可能唱完整首歌,只能使用其中的一段。
除非是三分鐘的公益廣告,才會有充足的時間。
《從頭再來》這首歌的重點正是最後一段,無論是歌詞還是旋律都琅琅上口,激昂澎湃。
觀眾聽到相同的旋律自然會把三支公益廣告聯絡在一起,這樣就有了一個共同的主題。
“只用最後一段可惜了,這首歌太適合我的主題了。”林曉玲猶豫道。
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這是指社會和家人的包容與理解。
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這是他們現實的處境和今後要走的道路。
“我沒說不用,只是你這三支廣告這麼用,這首歌可以用在其他地方,把歌曲和廣告一起交給臺裡,讓臺裡來決定。”林子軒解釋道,“你的重點是拍電影,不要在這上面花費太多的心思。”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在主旋律的宣傳方面,華國電視臺絕對是專業級的。
林曉玲拍公益廣告,目的是引起上面的注意,能讓她進入監獄拍《回家》這部片子。
廣告只是順帶的事兒,不能主次不分。
這三支公益廣告引起了華國電視臺的重視,他們最看重的是下崗職工的那支廣告。
華國電視臺作為國家單位,肩負著宣傳的任務,從今年開始,下崗職工的問題凸顯了出來,今後的幾年,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嚴重。
每年將新增幾百萬的下崗職工,這些人湧入社會,沒有工作,勢必帶來嚴重的社會問題。
於是,上面提出了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
說起來簡單,可怎麼就業,開培訓班讓他們重新學習,還是讓他們擺攤做小生意。
上千萬人安置起來不是那麼容易的。
再說,下崗職工的心態轉變,老人和子女的撫養,生活的困境,由此帶來的家庭矛盾糾紛,這些都是極為現實的問題。
公益廣告和這首《從頭再來》,不能解決下崗職工當前的困境,卻能激起他們重新踏上新生活的勇氣,如此目的就達到了。
這便是宣傳的作用。
華國電視臺迅速行動起來,找來專業的歌手錄製歌曲,對公益廣告重新剪輯製作。
至於另外兩支公益廣告,也會在華國電視臺播出,不過不會給出太好的播出時段。
公益廣告播出後,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
《從頭再來》這首歌一下子傳遍了大江南北,每天都會在華國電視臺播出幾遍,大家很容易就學會了,關鍵是能引起老百姓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