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有幾年沒參加金鶯節了,他把重心放在了電影上,不怎麼管電視圈的事兒。
不過這一次不同,這一屆的金鶯節做出了重大的調整。
以前這個獎項叫做《大眾電視》金鶯獎,是由《大眾電視》雜誌社和華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的一個電視行業的評選獎項。
從這一屆開始,變成了由華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華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共同主辦,名字也變了,叫做華國電視金鶯獎。
看名字就知道,檔次提高了,這個獎被國家宣傳部門認可,成了國家級的電視藝術大獎。
既然改了名字,組委會就想把這一屆的金鶯獎辦的隆重一點。
八月底,金鶯獎組委會在滬城舉辦了新聞釋出會,宣佈了金鶯獎的調整,並對前一年國內製作的電視劇展開了評選工作。
評選的程式沒有太大變化,先是觀眾投票,然後是評委們評獎。
既然成了國家級的獎項,就要具有權威性,所以評委的意見變得更為重要,不能觀眾喜歡看什麼就給哪部電視劇頒獎。
評委要起到引導的作用,這是一個嚴肅的獎項,不能過度的娛樂化。
在評選電視劇的同時,他們還要考慮頒獎典禮的事宜,怎麼才能展現出一種新氣象。
這一屆金鶯獎定下的主題是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組委會將邀請對華國電視行業做出過貢獻的老一輩藝術家,還有目前活躍在電視行業的中青年演員,大家共聚一堂,體現出電視行業的繁榮發展。
他們擬定了邀請名單,包括以前金鶯節的最佳男女主角,還有現在正當紅的演員。
這個名單囊括了國內大多數的著名演員,電視劇的幕後主創,製作單位的領導等等。
大多數人都不會拒絕,都在這個圈子裡混,總要給金鶯獎一個面子,不過也有人不願意搭理金鶯獎,這畢竟只是一個電視獎項。
比如正在拍戲的姜聞和葛尤。
他們倆憑著《編輯部的故事》和《京城人在紐約》都拿過金鶯獎的最佳男主角,如今已經成了國內影視圈最頂尖的演員。
或者說早已跳出了電視劇的圈子,不在這裡面玩了。
如果真沒事的話,他們或許會參加金鶯獎,當個頒獎嘉賓什麼的,可《許三觀賣血記》正在拍攝之中,這一來一回要耽誤好幾天的功夫。
姜聞是導演,葛尤是主演,這倆人一走,劇組只能歇著了,沒人能替代。
不光是停工,還浪費資金,所以,他們婉拒了金鶯獎組委會的邀請。
這讓金鶯獎組委會頗為鬱悶,姜聞和葛尤是金鶯獎走出去的大腕兒,這倆人不參加,這一屆的金鶯獎失色不少。
但沒有辦法,人家不是故意不參加,是真有事兒,在拍戲呢。
如果是一位一般的演員敢用拍戲這個理由拒絕金鶯獎,那這人估計以後都和金鶯獎無緣了,還可能在其他方面遭到區別對待。
可姜聞和葛尤就這麼說了,金鶯獎組委會只能忍著,難道還要封殺他們啊?
這就是個電視劇的獎項,不是影視總局,沒那麼大權利,人都不在電視圈混了,管不著。
組委會想來想去,找到了林子軒。
林子軒同樣在金鶯獎的邀請名單之中,邀請函早就寄到好夢公司了。
在華國的電視行業,林子軒是個繞不過去的人物,他製作了一批引起轟動的電視劇集,開創了一系列的電視劇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