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的審查相當順利,沒有太多的波折。
在華國的官場,有一條約定成俗的規矩,那就是民不舉官不究,沒有人舉報,或者舉報的不是那麼熱烈,上面基本上就坐視不管了。
這種做法不算是好事,卻是當下國內的實際狀況。
對這部片子來說,有了鄭洞添的保駕護航,少了許多麻煩,影片相當保守,裡面沒有床戲和接吻的場景。
唯一一個有親密接觸的鏡頭是有一次俞菲鴻和王志聞喝了酒,王志聞試圖抱著俞菲鴻,不過最後倆人適可而止,停了下來。
有人提出影片的內容消極,不夠光明。
電影的時代背景正是抗戰勝利,全國歡欣鼓舞的時刻,這時候拍一座死寂的小城,一女二男的感情糾葛有點不太合適。
持這種意見的人只是少數,審查委員會里大部分委員認為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
透過了總局的審查,林子軒把配有英文和義大利文的錄影帶寄給了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
不出意外的話,《小城之春》會入圍電影節的主競賽單元,他們會收到組委會的邀請函。
這次林子軒會帶著影片的主創一同前往威尼斯,包括片中的五位演員,還有導演和副導演等人,組成一支規模不小的隊伍。
這麼做不是為了蹭紅毯,而是想讓大家感受一下大型國際電影節的氛圍。
像是這種大型的國際電影節,只要影片入圍了主競賽單位,組委會會為導演和製片提供機票和酒店的費用,僅限兩人,其他人是沒有的。
大家過去的住宿都要影片的製作單位,也就是好夢公司出錢。
這點花銷林子軒還承擔的起,只要《小城之春》能在威尼斯拿到獎,賣個好價錢,這都是能賺回來的。
如果不是慕姍姍太忙的話,他還想讓慕姍姍一起過去。
慕姍姍這段時間的確很忙,主要是《姍姍訪談錄》這檔節目火了起來。
那些原本不願意引進《姍姍訪談錄》的電視臺有了購買的打算,鳳凰衛視是第一個。
他們在評估了這檔節目後,認為這檔節目是海外華人瞭解內地生活的一個視窗。
一個是《姍姍訪談錄》的質量的確很高,還有就是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
鳳凰衛視首先播出了那期慕姍姍採訪國內經濟學家的節目,不少外國媒體相繼引用。
他們或許不知道慕姍姍是誰,卻知道這是一個新聞熱點。
華國國內有人預言了亞洲的金融風暴,慕姍姍因此登上了不少報紙雜誌的版面,還有外國記者來到京城想要採訪慕姍姍。
慕姍姍拒絕了外媒的採訪,不是她不想出名,而是這些外媒或許帶著不為人知的目的。
作為曾經的華國電視臺主持人,慕姍姍的覺悟很高,相當謹慎。
再說了,一旦讓外國媒體曲解了她的話,還可能對慕致遠產生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
最好的辦法是一概拒絕,她還要忙著錄《鑑寶》這檔節目,這無形中增加了她的神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