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自己之後的閆暱有了不錯的表現,看起來有那麼點意思了,雖說還不是神形兼備,可總算是有些入戲了。
“行了,今個先到這兒吧。”林子軒決定道,“這是劇本,你拿回去好好琢磨,咱們九月份開機,你把手頭的工作調整一下,有事要早點提出來。”
“這就讓我來演了?”閆暱不敢置通道。
“我說話還不算麼?”林子軒笑著反問道,“你要給自己一點信心,我可是很看好你的,等會劇組會和你籤演出合約,談片酬什麼的。”
“我沒想到會這麼快。”閆暱不好意思道。
“這樣吧,這部戲由我製作,你呢,以前沒演過主角,知名度不高,他們肯定會壓片酬。”林子軒考慮道,“我給你定個價吧,一集三千塊,算是二線底層演員的價位,不高不低。”
“謝謝林總,已經很高了。”閆妮道謝道。
進入九七年,演員的片酬逐年增長,王志聞等人的片酬每集都要兩三萬。
俞菲鴻演了幾部戲後,現在的片酬一集也上八千了,徐晶蕾拍《臥虎藏龍》的續集,一集漲到了五千塊,這是二線演員的片酬。
像拍《潛伏》這樣的戲,三十集的長度,投資六百萬,演職人員的片酬就要佔去一百萬。
林子軒找的大多是有潛力的二線演員,如果全用一線明星,這部戲的投資就要上千萬。
這造成了電視行業的繁榮景象,吸引著一撥撥的投資人進場。
辦完這件事,林子軒到京影廠去看《小城之春》的後期製作,田狀狀從六月份開始做後期,現在終於差不多了。
這部戲是好夢公司今年的重頭戲,賺錢是次要的,主要是用來拿獎,刷聲望。
林子軒和於東走進京影廠,京影廠還是老樣子,雖然韓三評努力維持,卻沒有太大起色。
國有電影製片廠基本上都是這種狀態,在目前國內電影市場低迷的情況下,能夠維持下去就不錯了,這是大趨勢。
想要盤活國企電影廠也容易,需要放開限制,大量引入海外資金,鼓勵題材創新。
不過這種想法暫時沒戲,國企電影廠肩負著國家宣傳的任務,不是想放開就能放開的。
林子軒對此沒什麼感觸,於東卻感慨不已。
從京影廠出來,他有種飛出鳥籠的感覺,好夢公司比京影廠更有活力,更大膽,更能發揮他的才能,在好夢公司沒有官僚主義,有想法就有實現的可能。
這次《小城之春》參加威尼斯電影節,林子軒讓於東一同前往。
於東的主要工作是和各國的片商進行版權交易。
雖然這種工作可以交給專業的代理公司運作,但林子軒還是想讓於東親身體會一下國際電影市場的運作模式。
以後好夢公司同樣要建立這種國際化的發行渠道,這只是一個開始。
京影廠的放映廳裡只有幾十個人,林子軒不想讓太多人提前看到這部片子。
這是一次內部小範圍的放映,鄭洞添和韓三評都在,還有京影廠的導演和編劇等人。
京影廠和京城電影學院只有一牆之隔,鄭洞添比林子軒來的早,他是這部戲的掛名導演,在拍攝的過程中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