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從剛出道的新人到被觀眾熟悉的大明星,片酬和待遇自然不同,有些美劇拍不下去的原因恐怕是演員片酬導致製作費用太高,不得不停拍。
陳常樂有幾個選擇,要麼放棄這部劇,拍其他的劇集。
要麼是換一批演員,繼續按照這個套路來,否則劇組以後會越來越麻煩。
陳常樂沒有林子軒的魄力,他不知道換了之後還能不能成功,一旦失敗了怎麼辦,這幾年的生活讓他不願意再冒險,能夠維持就先維持好了。
“陳哥,你派個人來接就行了,沒必要自己過來。”林子軒看到陳常樂,快步走了過去。
“咱們好久沒見,我這不是想念嘛。”陳常樂熱情道。
他帶了兩個人過來,幫著林子軒一行人把行李放到車上,林子軒向陳常樂介紹了家人。
陳常樂顯然知道小雪,掏出一個準備好的紅包遞給小丫頭,這是長輩給的見面禮。
葛尤不用介紹,以前在杭城舉辦金鶯獎的時候大家見過面,不過那時候葛尤還不太出名,現在已經是國內片酬最高的男演員了。
幾年時間過去,大家的變化都挺大。
車子是陳常樂租的,酒店裡那種加長的迎賓車,顯得特別氣派。
“陳哥你這真是發財了,我們也跟著沾光。”林子軒說笑道,“這回就是帶家人過來玩玩,放鬆為主,可別有其他活動。”
“林總,放心啦,導遊都安排好了。”陳常樂保證道,“知道你想清靜,不會有人打擾的。”
陳常樂這次來香江是參加迴歸的慶祝活動,作為影視公司的老闆,能擠進這種層次的活動裡,說明他很有手段。
在這種活動中露面,同樣能提升自身的身價,獲得一些資本。
車子從九龍火車站來到酒店,大家安頓下來,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有些疲憊,在匆匆吃了中飯後就各自休息了。
林子軒和陳常樂聊了聊,有些事情不好在電話裡講,當面聊會好一點。
陳常樂有個計劃,那就是拍一部《外地媳婦本地郎》的電影版,這是他從馮曉剛的京味賀歲片上獲得的靈感。
這部片子和京味電影一樣,主打粵語地區的市場。
有了一百多集電視劇的鋪墊,有廣泛的觀眾基礎,電影在粵省周邊地區必定會大受歡迎。
既然馮曉剛的京味喜劇能獲得成功,那這部影片應該也不會太差。
從電視劇市場轉戰電影圈,如此一來,就能獲得和花城電視臺談判的籌碼,你要是逼急了,我以後就進軍電影行業了。
再說,有了電影,演員肯定就安分下來了。
誰不想拍電影啊,電視劇演員和電影演員檔次就不同了,這樣內部的矛盾就暫時化解了。
唯一的問題是,陳常樂對電影行業比較陌生,這才想找林子軒帶帶路。
大家這麼熟,他相信林子軒不會坑他。
林子軒感慨不已,當年就敢下海開公司的人就沒有不精明的,陳常樂能成功不光是林子軒的提點,人家是真有頭腦和本事。(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