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或許能給當下的社會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說實話,在目前好萊塢大片的衝擊下,這種節奏緩慢的文藝片不合國內觀眾的口味,在國內電影市場肯定會賠錢,只能走國際化路線了。
這樣一來,就能把陳導明和俞菲鴻等人介紹到國際影壇,在西方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那麼等以後拍電影版《臥虎藏龍》的時候成功的機率就會大上一些,要一步步的來。
林子軒暫時沒和他們講,要等劇本出來後再說,興許他們對角色有不同意見呢,這都是沒準的事兒,反正日子還早,不用著急。
六月底,導演李桉回寶島為自己的一部影片做宣傳。
他是寶島人,畢業於寶島國立藝專影劇科,後前往美國深造,在紐約大學學習電影製作。
畢業後有過六年在家賦閒的日子,後來拍攝了多部獲獎的文藝片,聲名大噪,成功打入好萊塢主流的電影圈子,獲得了好萊塢電影公司的認可。
在好萊塢的華人導演中,他算是混的不錯的一位。
這次回寶島,李桉不會呆上太長的時間,在好萊塢還有一部電影等著他來拍攝。
在美國的電影圈子裡,華人導演獲得拍片的機會不多,即便要拍,也是那種低成本的獨立電影,像是驚悚片和恐怖片之類。
想要接到投資上千萬美元的大製作並不容易。
這就是主流電影圈和非主流電影圈的區別,你沒拍過大製作,就不算進入好萊塢主流導演的行列,李桉的下一部電影就有上千萬美元的投資。
經過多年的努力,他獲得了進入好萊塢主流電影圈的通行證。
在寶島的家裡,李桉偶爾看到了一部電視劇,看演員和場景就知道不是港臺的劇集,應該是一部內地拍攝的武俠劇。
近些年,隨著內地電視劇市場的繁榮,寶島的電視臺會購買內地製作的劇集。
最火的當屬張國粒和李保添主演的戲說歷史劇,在港臺地區創下了極高的收視率,這讓港臺地區的電視臺對內地的電視劇增強了信心。
他們嘗試購買本地觀眾喜歡的型別,以歷史題材為主,武俠劇也在其中。
林子軒和寶島的電視臺有過合作,把《臥虎藏龍》賣到了寶島。
雖然價格不高,但能賺一點是一點,讓他沒想到的是《臥虎藏龍》在寶島比在內地火爆。
這是寶島觀眾第一次接觸內地的武俠劇,覺得新鮮。
就像是每天吃同樣口味的飯菜,偶爾換一換也挺好,尤其是陳導明和俞菲鴻這兩位演員,給寶島觀眾帶來了不同的感受。
陳導明成了寶島中老年女性的偶像,俞菲鴻同樣收穫了無數寶島男性的傾慕。
寶島電視臺想請兩人到寶島進行宣傳活動,陳導明沒有同意。
李桉看了幾集《臥虎藏龍》,覺得這個故事有點意思,內地的電視劇更注重場景和文戲,這部劇帶著文化底蘊,比港臺的武俠劇更為大氣。
他注意了一下,知道了原著作者,是一位叫做林子軒的內地人。(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