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機會為什麼不去抓住呢,每年藝術院校畢業的學生能演戲的不多,即便是從電影學院出來的學生能混出名堂的也是少數。
徐晶蕾決定把握住自己的人生,不讓機遇從眼前溜走。
同樣是電影學院的學生,賈章柯也想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他聽從林子軒的建議,把《小山回家》的錄影帶寄到了香江藝術中心舉辦的獨立短片展。
1993年,香江市政局舉辦了獨立短片比賽,香江藝術中心主辦了香江自主錄影比賽。
到了1995年,市政局和藝術中心把兩項比賽合併,成立了獨立短片和錄影比賽。
這個比賽的主要目的是推動新一代的年輕電影人進行獨立電影的拍攝和錄影製作,香江有獨立電影的傳統,很多大導演都是從拍攝獨立電影起家的。
這個比賽在每年的二月到三月之間舉行。
賈章柯把錄影帶寄出去之後,並沒有抱多大希望,然而,有天他接到通知,說是《小山回家》在短片展上獲獎了,主辦方讓他去香江領獎。
至於得了什麼獎他也不清楚,賈章柯就坐火車從京城到了鵬城,拿著香江方面的信函過了海關,來到了香江,找到了比賽的主辦方。
這個比賽分為五個組,分別是劇情、紀錄片、音樂錄影、實驗和動畫。
《小山回家》獲得是故事片的金獎,獎金是五萬港幣,這時候港幣比人民幣還要值錢一點,相當於五萬兩千人民幣。
這對賈章柯來說屬於意外之喜,原本沒想到能夠掙錢,現在總算是回本了。
賺錢值得高興,更讓他高興的是在這個展會上遇到了不少同行,交流了經驗,還有願意投資獨立電影的投資商。
獨立電影由於個人化風格太濃,題材小眾,往往沒什麼市場,能賺錢的片子不多。
投資獨立電影的人要麼是真的喜歡,要麼是想從中尋找有潛力的導演。
有人看中賈章柯用五萬人民幣就能拍出像《小山回家》這樣的片子,想和他合作,先從低成本的短片開始,再慢慢做大。
這是一家剛成立的小電影公司,叫做衚衕製作,老闆是兩個喜歡電影的香江年輕人。
經過一番交流,他們願意拿出二十萬人民幣來投資賈章柯拍攝新片。
《小山回家》的獲獎給了賈章柯信心,讓他覺得自己拍的片子有人欣賞,能賺錢,還拉到了新片的投資,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拍攝新片了。
賈章柯從香江回到京城。
他把獲獎得到的五萬塊獎金還給了那些湊錢給他的同學,把其中的三萬塊還給了林子軒,和林子軒說了說這次的香江之行。
林子軒把錢收下,聽著他怎麼從香江人哪兒拿到投資的。
二十萬雖然不多,但對於一個還沒有從學校畢業,正處在起步階段的新人導演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很多導演系畢業的學生還不一定能有拍片子的機會。
“那你以後就準備做導演了?”林子軒詢問道。
“是啊,我覺得自己挺適合做導演的,我想拍點自己想拍的東西。”賈章柯回應道。(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