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菲鴻是南方杭城人,家境優渥,父母畢業於名牌大學,只是不從事文藝工作。
她六歲開始學習舞蹈,八歲參與了電影演出,十六歲就成了一部電影的女主角,後來考上了京城電影學院表演系。
四年後畢業,因為成績優異留校任教,那一年是1993年。
京城電影學院是華國電影行業的最高學府,畢業後能留校任教的要麼是有後臺,要麼是學霸級人物,俞菲鴻明顯是後者。
她的人生非常的順利,沒有任何的波折。
不過她在電影學院只教了一年書,便辭掉了工作,前往洛杉磯留學。
“我沒有經驗缺少生活,能教給學生的,只有老師教給我的那些,最多是做傳話筒。加上想學英語,就去了美國留學。”俞菲鴻如此說道。
在其他人看來,這是個非常任性的選擇。
在國內,大學老師這個職業既受人尊敬又收入不菲,她就這麼說放棄就放棄了。
1994年,俞菲鴻來到了洛杉磯,她沒有學習熟悉的影視專業,而是學習了英語課程。
在洛杉磯,國內的留學生有著各種小圈子,大家互相照應。
她聽朋友說有國內的劇組來到好萊塢拍戲,便跟著過來看看,她對林子軒並不熟悉。
俞菲鴻離開國內的時候,林子軒在電影圈子裡還沒什麼名氣,那時候《活著》被禁映,《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沒有拿獎,《甲方乙方》才剛剛開拍。
雙方沒什麼交集。
林子軒把這幫人帶到劇組的所在地,這兒並不是白人居住區,周圍住的都是少數族裔,旁邊是墨西哥人和黑人。
然後再帶他們去看劇組拍戲,這些留學生其他人可能不認識,但肯定認識葛尤。
葛尤的脾氣很好,在拍戲的間隙會和他們聊聊天,交流一下。
到了晚上,林子軒請他們吃了頓飯,也不是什麼太好的地方,就是附近的中餐廳。
主要是為了讓這幫人放心,咱們不是騙子,而是貨真價實的劇組,他特意提到了劇組面臨的語言交流困難,希望留學生們能伸出援助之手。
大多數人找理由婉拒了,也有人因為好奇或者其他原因答應了下來。
就這樣,劇組收穫了幾名工資極低的翻譯人員。
不能真的不給工資,林子軒還沒有那麼摳門,大家在異國他鄉生活都不容易。
在馮曉剛的安排下,這些人很快融入了劇組。
有一次,林子軒和俞菲鴻聊天。
“小俞,你在電影學院學的是表演,就沒想過繼續拍戲麼?”林子軒詢問道。
“那要看有沒有好劇本了,有好劇本的話我才會接。”俞菲鴻回應道。
俞菲鴻在劇組的工作不重,主要是負責徐繁和美方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她的學業輕鬆,空閒時間比較多,在劇組待得時間長一些。
看得出她對拍戲很有興趣,只是沒碰到合適的機會和劇本。
林子軒這麼問是有原因的,《臥虎藏龍》這部小說在《古今傳奇》上的連載快要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