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年底,林子軒收到幾個好訊息。
香江和寶島的報紙有個習慣,每年都會評選這一年出現的優秀圖書,由於電影的影響,活著這部小說被港臺的報紙評為年度十大好書之一。
這就是所謂的牆內開花牆外香。
林子軒懷疑那些人只看過電影,根本沒看過小說。
目前,活著只出版了法文版和荷蘭文版,還沒有繁體版,國內的書籍都在他自己手裡,除非他們看的是百花雜誌。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好事,只是法文和荷蘭文的版稅要半年後他才能拿到手。
還有個好訊息是從古今傳奇雜誌社傳來的,雜誌的讀者對臥虎藏龍表示認同,期望能看到更多後續的故事。
這本雜誌的讀者畢竟以武俠小說愛好者為主,看到一篇不錯的武俠小說自然會給予鼓勵。
與此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有相熟的作家打電話給林子軒,問他為什麼要寫武俠小說,語氣中帶著一股怒其不爭的味道,似乎寫武俠小說是一種罪過一般。
如今林子軒在文壇小有名氣,憑著活著這本書混入了先鋒文學的陣營。
不過,他一直遊離在外,屬於外圍成員,沒混入人家的核心圈子。
主要是他不夠積極,很少參與作家群體的交流活動,比較特立獨行,更多在影視圈廝混。
而且,他至今為止沒有加入作協和文聯這兩大作家組織。
在華國,作為一名作家要是不加入這兩大組織就好像是出身不正一樣,很多作家費盡心機的想要成為其中的會員。
這是作家身份的象徵,說出去也倍有面子。
林子軒為什麼沒有加入呢,這件事說起來有些好笑,想要加入這兩大組織,有幾條規定,不是誰都能隨便加入的。
其中有一條就是申請者要有獨立創作並結集出版的文學作品,一般為兩部以上。
光是這一點他就不達標,在國內他就沒出版過文學作品。
說起來,活著出了外文版,遠銷海外,算是為國爭光了吧,作協和文聯應該破格讓林子軒進入組織,才能體現他們的愛才之心。
實際上,他們躲林子軒都來不及呢。
目前,活著這部小說還存在著不小的爭議,否則張億謀的電影就不會被禁映,長河文藝出版社也不會銷燬庫存的書籍了。
再說頑主,同樣是較為灰暗,不夠正面。
把這樣的作家吸收進作協和文聯,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誰知道林子軒下一部小說會寫什麼內容,會不會捅婁子。
所以,這兩大組織都沒有讓林子軒加入的意思。
林子軒同樣沒有這種想法,覺得加不加入無所謂,就沒有去申請。
他加入了華國電視協會和電影協會,就是沒加入作家協會,其實劇本也屬於文學作品,以他寫過的那些劇本來說,早就有資格加入了。
這次林子軒寫了武俠小說,倒是沒有引起作家群體的太大反響。
或許他們覺得林子軒已經墮落到寫武俠小說的地步了,和他們不在一個層面了,沒必要計較,不然平白的跌了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