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電視藝術中心這次在金鶯節上的高調亮相,帶來的後果就是林子軒被記者盯上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林子軒在藝術中心的地位不低。
這在演藝圈內部不是什麼秘密,對娛樂記者來說卻相當新鮮。
主要原因是林子軒一般都在幕後,不接受記者的採訪,行事相當低調。
不過只要記者用心打聽,總能找到線索,光是看藝術中心拍攝的電視劇,幾乎每一部上面都有林子軒的名字。
要麼是製片人,要麼是編劇,要麼是策劃……
林子軒曾經是藝術中心製作部門的副主任,如今是好夢影視公司的董事長。
有些記者覺得在他身上有故事可挖,就要求採訪林子軒,結果吃了閉門羹。
這倒不是林子軒擺架子,而是覺得和記者沒什麼可聊的。
聊的淺了沒意思,太深了也不行,容易說一些不該說的話,乾脆拒絕,他又不是明星,不需要曝光度,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他和葛尤一樣,都是相當注重隱私的一個人。
十月下旬的一天,林子軒接到了總局的通知,讓他到華影公司看一場電影。
這場電影可不簡單,這是華影公司引進的第一部進口分賬大片,已經和國外的片商簽了合同,這次屬於內部放映。
這部好萊塢大片叫做《亡命天涯》,早在去年八月就已經在美國上映了。
《亡命天涯》符合好萊塢大片的定義,它的製作成本超過四千萬美元,著名導演執導,美國當紅的大明星出演,片中有很多的大場面。
這部電影運用了大量的特技鏡頭。
其中囚車和火車相撞的一組鏡頭就花費了150萬美元,為了拍攝這組鏡頭共動用了16臺攝影機,損失了一輛真正的火車和汽車。
這在國內的電影行業是不可想象的。
林子軒拍攝《京城人在紐約》用掉150萬美金,姜聞的《陽光燦爛的日子》用了120萬美金,在好萊塢大片中,一段不到五分鐘的鏡頭就用了150萬美金。
《亡命天涯》在美國的總票房超過一億八千萬美元,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
無論從哪個方面說,這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萊塢大片。
華影公司剛開始並不想把步子邁的那麼大,他們想先引起香江的大片,比如說功夫片。
一個是國內觀眾熟悉,還有就是票房差距不會那麼大,從而引起國內電影行業的反彈。
事實上,自從總局確定了要引進好萊塢大片之後,反對的聲音就沒有停止過。
不少人把好萊塢大片視作洪水猛獸,認為它必將無情的擠佔,甚至是摧毀國內脆弱的電影市場,各方的爭論非常的激烈。
如果好萊塢大片的票房成績過於搶眼,會讓國內的電影行業更為悲觀,反對的聲浪更大。
華影已經和香江的一家電影公司談妥了,這時候,美國的華納兄弟電影公司找上門來。
以前好萊塢電影公司對華國國內的電影市場沒興趣,那是因為賺不到什麼錢,現在採用了票房分賬的方式,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華國畢竟是一個人口超過十億的龐大市場,好萊塢一直都有研究。
他們對華國觀眾的觀影習慣做過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