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底,慕姍姍接到了一件任務,直播十月一日晚上在天安門舉行的焰火晚會。
這是華國建國四十五週年天安門廣場群眾聯歡活動的現場直播,總共要進行四個小時。
現場需要華國電視臺的十二名主持人,慕姍姍是其中之一。
在這場大型的焰火晚會上,國家領導人都會出席,不允許出現任何的直播失誤。
每一名主持人負責一個區域,慕姍姍的區域在最接近領導人的地方,格外的重要。
十月一日上午,林子軒送慕姍姍來到天安門,現在聯歡活動還沒有開始,不過已經聚集了大批的京城市民。
想要進入這個區域需要經過嚴格的檢查,周圍都有武警在巡視。
統籌這次直播的是華國電視臺文藝中心的導演,叫做張小海,在臺裡工作了十年以上。
“海哥,準備的怎麼樣?”林子軒招呼道。
張小海畢業於京城廣播學院,是林子軒的師兄,平時有往來,大家都熟識。
“你以為呢?到了晚上可是有十萬群眾啊,一個排程不好就是直播失誤,我這都半個月沒睡好了,這種直播節目最難把控。”張小海訴苦道。
張小海做過春晚的導演,不過這種在天安門直播的節目還是第一次。
這可沒有備播帶,全靠導演現場指揮排程,還要和臺裡配合好,有一個地方出現失誤就可能引起連鎖反應。
當然,華國電視臺也有相應的應急準備,一旦發現失誤,就把訊號從現場切換回電視臺。
張小海半個月前就帶著人在天安門前佈置,攝像機的位置和每名主持人的位置都要確定好,三天前開始佈置機器,今天一天都要在這兒待著了。
“海哥你身經百戰,絕對沒問題。”林子軒奉承道。
“你少來這套,我知道你的心思,放心吧,小慕不會出紕漏,我擔心的是那幾個年輕的主持人,沒經過大場面,怵得慌。”張小海解釋道。
他們現在在直播車上,身邊都是幕後工作人員,主持人要去熟悉各自的區域。
實際上,每名主持人出場的時間並不多。
四個小時,十二名主持人,算下來一名主持人是二十分鐘,就算有人的任務重,有人的任務輕,也不會超過半小時。
這要比春晚輕鬆的多,慕姍姍沒有問題。
林子軒就是來和張小海打聲招呼,不好一直耽誤人家工作,便下了直播車,去找慕姍姍。
此刻廣場上有人在排練舞蹈,這是一個集體舞,是放焰火之前的節目。
慕姍姍和攝像師正在排練走位,這種大型直播可不能隨意,要保持情緒,用歡快的語調和燦爛的笑容進行主持,稍微有個不耐煩的表情都是失誤。
“你不用在這兒陪著我,晚上來接我就行了。”慕姍姍勸說道。
“反正今兒大家都放假,沒什麼事兒,晚上人太多,不好找。”林子軒不同意道,“要不等到晚上我混進群眾的隊伍裡,你來採訪我,咱倆聊上半個鐘頭,直播就結束了。”
“瞎想什麼呢,那樣肯定被海哥給罵死了。”慕姍姍無語道。
“行啦,咱們先去吃飯,估計你是吃不上晚飯了。”林子軒擔心道。
他們朝外走,一路上碰到其他華國電視臺的主持人,這些人都一口一個“慕姐”的叫著,顯得格外的親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