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國國內的電影行業就沒有這種電影國際銷售代理商。
電影的海外銷售發行是一項專業性很高的商業活動,不僅需要對目標電影市場及發行區域的市場趨勢有足夠的認知,還需要精通電影交易方面的專業法律知識。
他們有能力幫助製片人搞定各種複雜的國際發行合同及協議。
在這方面,香江已經有了較為成熟的銷售代理商。
不過,香江電影人更專注的是東南亞市場,對歐洲和北美的電影市場還在摸索之中。
這種代理商不光是代理電影的版權,他們還會用獲取電影版權的方式幫助電影融資。
比如,他們看好一部還沒有開拍的電影,或者已經開拍卻資金匱乏的電影,他們會透過預售電影版權的方式籌集資金,幫助電影完成拍攝。
可以說,在整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到處都有代理商的身影。
像《陽光燦爛的日子》,當初沒錢的時候就可以找這類代理商來做評估,如果代理商評估後覺得電影有價值,就會幫忙籌集資金。
只是,當時無論是林子軒還是姜聞都沒有這種國際發行的經驗,根本不認識人,不知道該找誰,只能在國內自己想辦法。
聞雋同樣沒有發行過這類藝術電影,沒有門路。
如果不是誤打誤撞的碰到了法國人讓路易,電影的後期製作都沒辦法完成。
現在他們來到了威尼斯,瞭解了電影版權交易和發行的過程,認識了代理商,就算這幫人抽成狠了點,總算是一條融資的渠道。
當然,這需要你拍的電影在他們眼裡有價值,不然他們才不會搭理你呢。
這是一幫極為現實的生意人,他們不拍攝電影,卻能從電影中賺錢。
林子軒和聞雋商量了一下,與其和各國的片商一個個的談,不如交給代理商處理,這不是為了輕鬆,而是代理商更為專業。
代理商為了拿到更多的服務費,會盡力把電影賣個高價。
他們會根據各國不同的市場行情定出不同的價格來,還會按照各個國家不同的法律來修改電影中的內容,以免觸犯法律。
比如有的歐洲國家有保護動物的條例,那麼電影中就不能出現殘殺動物的鏡頭。
正因為如此,林子軒不會隨便找一家代理商,而是要找一家有實力和信譽的代理公司,否則代理商把電影版權賣出去卻拖欠著不給錢,還要到國外來打官司,那就麻煩了。
義大利電影人馬克穆勒給他們介紹了一家法國的電影代理公司,談妥了電影歐洲和北美的版權代理銷售事宜。
至於東南亞的版權,聞雋準備交給香江的電影公司運作。
這些代理商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有能力左右電影節的獎項。
為了讓他們代理的電影賣個好價錢,他們會透過各種關係讓電影獲獎,增加知名度。
那些大獎左右起來比較困難,需要投入的資源太多,得不償失,但一些小獎項還是能操作一下的,每一屆電影節都會設定附屬單元,有各種可有可無的獎項。
所以說,無論是國內的電影節還是國外的電影節,都有各種貓膩存在。
和代理商簽了合同之後,林子軒不用面對片商,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