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倒是上過大學,可學的卻是播音主持專業,還主持過廣播電臺的少兒節目。
就是這樣的組合拍出了好幾部在華國極具影響力的電視劇,現在還要向電影行業進軍。
再看看他們的朋友圈,張國粒、姜聞、陳導明等人,都是很有才華的演員。
而且,林子軒在華國電視臺和新聞出版部門關係很深。
這幫人在京城演藝圈無門無派,或者說是自成一派,他們和其他圈子都有交集,保持著良好的關係,誰也不得罪,埋頭搞發展。
毫無疑問,這是京城演藝圈的一股新生勢力。
韓三評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他剛到京城,想要在京影廠大展拳腳,做一番事業,就需要有能拿的出手的成績。
這時候和林子軒這個圈子接觸很有必要,有了張國粒這個熟人,相信雙方合作並不困難。
他聽說林子軒正準備拍一部類似《頑主》的電影,投資大概在200萬左右。
韓三評很瞭解《頑主》,當初米佳山執意要拍這部片子,巴影廠其他領導都反對,只有他支援米佳山,最後投資了80萬。
雖然《頑主》的上映花費了不少周折,卻實實在在的給巴影廠賺了錢。
《頑主》這部小說正是出自林子軒之手,如果這次林子軒能拿出一個同樣精彩的劇本,韓三評倒是願意全力支援。
他即便只是京影廠的副廠長,這點權利還是有的,否則就成了被架空的副廠長。
來到京城的第一天,韓三評辦好了組織關係,安排了住處。
第二天,他見了上級領導,談了談以後的工作安排,和京影廠的幾位高層吃了頓便飯。
第三天晚上,在張國粒的帶領下,他來到了友誼賓館的一個包間。
推開門,裡面坐著三個人,葛尤他自然認識,那張臉華國百姓熟悉的很,還有一個三十多歲,身形乾瘦的人物,應該是馮曉剛。
中間坐著的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相貌只能說是中等,卻透著一股沉穩之氣。
看著張國粒領著人進來,屋內的三人站起身,林子軒上前走了兩步,伸出右手。
“韓廠長,久仰大名,你和張哥是朋友,那咱們就是朋友了。”林子軒熱情道。
韓三評聽張國粒說過,這個圈子的核心人物就是林子軒,別看他年紀輕,本身又有才華,卻不恃才傲物,做事很有章法。
所以他並沒有因為林子軒的年紀而輕視,反而更為看重。
“林總客氣了,這麼年輕就創業,真是年少有為啊。”韓三評伸出手,稱讚道。
兩隻手握在了一起。
這一年,韓三評四十二歲,年富力強,林子軒二十六歲,風華正茂。(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