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標就是電影開頭的那個標誌,某某電影製片廠。
這個廠標可以花錢買,也可以和國有電影製片廠合作得到,前提是你的電影能透過審查。
在這個時期,民營影視公司想要發展只有和國有電影製片廠合作。
“米哥怎麼問起這個了?”林子軒好奇道。
“我有個朋友,今年要調往京城電影製片廠當副廠長,你們要是和京影廠合作的話可以去找他。”米佳山解釋道,“他叫韓三評,原來是巴影廠的副廠長,國粒和他熟悉,他剛到京影廠,需要一部好片子站穩腳跟。”
韓三評是巴蜀人,大學畢業進入巴影廠,從照明工做起,做過場記和副導演,後來成為巴影廠的副廠長,分管電影創作和音像方面。
米佳山和韓三評的關係很好。
他們不僅都在巴影廠工作,在1983年,兩人一起到京城電影學院導演系進修班學習。
這個導演系進修班適合有一定電影工作經驗的人員,其實就是個短期培訓班。
兩人算是同事和同學,還合作拍攝過幾部電影,關係不同一般。
韓三評能從一個照明工成為巴影廠的副廠長,說明這人的能力很強,可他還能調到京城來,成為京城電影製片廠的副廠長。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關係很硬。
外地幹部想要調到京城很難,京城電影製片廠是華國電影行業的龍頭企業,能調到這個單位當副廠長更難。
林子軒掛了和米佳山的電話,給張國粒打了過去,問了問這件事。
“韓廠長,我熟悉啊,以前給他做過副導演,他應該快來京城了。”張國粒回答道。
張國粒以前在巴影廠的時候,和米佳山、韓三評都很熟。
三人沒事就一起到茶館喝茶閒聊,那時候他們還是無名之輩,一個小演員,一個美工,一個副導演,一起談電影,聊人生。
後來,米佳山和韓三評去電影學院進修,說好了回來大家一起拍戲。
也的確如此,隨後他們拍了幾部電影,張國粒既是演員,也是副導演。
張國粒小有名氣,米佳山從美工變成了導演,韓三評走上了仕途,成為巴影廠的副廠長。
到了現在,張國粒在京城闖出了名堂,米佳山成了知名導演,韓三評調到了京城。
“米哥說他調任京影廠的副廠長了,咱們正要和京影廠合作拍部電影,有空認識一下唄。”林子軒說明道。
其實,林子軒在京影廠有門路,拍《大撒把》的時候認識了幾個領導,有了上次的合作,這次的問題不大。
不過多認識個人沒壞處,聽米佳山的意思,韓三評也需要儘快開展工作。
“小事情,等他到京城的時候咱們聚一聚,三評這人挺有意思。”張國粒應允道。(未完待續。)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