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有一個“首看權”的說法,一些人可以在雜誌沒有出版前看到雜誌的內容。
比如說華國大導演張億謀,在1988年就和《百花》簽訂了“首看權”的協議,他支付一些費用,每一期《百花》雜誌的清樣出來後,會郵寄給他一份。
這時候,雜誌還沒有上市,張億謀就有時間決定哪篇作品他想簽下來改編成電影。
這說明在《百花》上發表的作品質量高,不少影視行業的公司和大導演們都會與有影響力的文學雜誌簽訂類似的協議,從而搶得先機。
李琳琳決定把《活著》發表出來,而《百花》的清樣也會提前寄給擁有“首看權”的人。
林子軒不清楚在滬城發生的事情,他正在和慕姍姍收拾行李,準備前往美國。
這一次是倆人一起去,不是旅遊,而是要住上半年的時間,自然要帶上不少的行李,否則美國的物價那麼貴,添置起來太浪費錢。
為了支付慕姍姍進修的學費,他們的積蓄見底了,好在以後吃住都在劇組裡,倒是不用擔心,只要平日裡不亂花錢就行了。
林子軒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妹妹。
再過幾個月林曉玲就要高考了,他那時在美國,照顧不到,事實上,就算他在華國,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主要是心理上的原因。
他把高考看的太重了,而林曉玲卻不怎麼在意。
這年頭第一年高考考不上下一年繼續考的大有人在,有些人考個三四年還在繼續,所以,雖然考大學的形勢嚴峻,不過考生心理上還算不錯。
家長也不會專門請假送孩子高考,或者等在考場外面,就像平常考試一樣。
慕姍姍一邊收拾行李,一邊看著屋子,屋子裡的東西都是他們一手佈置的,想著要離開這裡,到一個陌生的地方,總有點捨不得。
“咱們可是到資本主義的美國,享受花花世界,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好事兒,美國人民正在大洋彼岸排著長隊,熱烈歡迎咱們呢,你這個情緒不對啊,太打擊美國人民的積極性了。”林子軒調侃道。
“美國人才不會管咱們的死活呢,不把你當犯罪分子抓起來就不錯了。”慕姍姍取笑道。
“那咱們這算是深入敵後,偵查敵情,為最終和美帝決戰做準備。”林子軒慷慨道。
“就你們那幫人?還偵察敵情,到美國認識路麼?懂外語的就沒幾個。”慕姍姍搖頭道。
“所以說咱們不會在美國久留,拍完趕緊回來,省得找不著北。”林子軒乾脆道。
“現在是春天,等回來就到秋天了。”慕姍姍感觸道,“咱們也才在這兒住大半年的時間,又要空置半年,沒人住的話有點不像家了。”
這裡畢竟是他們親手張羅起來的家,他們把鑰匙交給了父母,有時間過來看看就好。
其實,如果這半年時間把屋子租出去倒是能賺點錢,不過兩人想想還是算了,一想到有陌生人住進自己的屋子裡總覺得不舒服。
這是屬於他們倆人的地方,有著他們共同的記憶。
喜歡文藝生活請大家收藏:()文藝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