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如果不是湯震宗的電話,林子軒都快忘掉還寫過一個電影大綱了。
新義城電影公司他聽說過,是幾位香江導演聯合成立的公司,在香江頗為有名,拍攝過不少好看的電影,口碑不錯。
這時候香江大大小小的電影公司很多,魚龍混雜,新義城還算比較靠譜。
林子軒沒有和香江的電影公司接觸過,只好先聽聽他們的建議。
鄭中泰在香江是位有名的編劇,也會參與電影製片的工作,他負責和林子軒談劇本的事。
“林生,這部戲不是商業片,我們的投資不多。”鄭中泰開門見山道。
《阿郎的故事》屬於劇情片,和目前香江流行的動作片相比,的確不是商業片。
它以情動人,靠的是生活化的劇情和演員的演技,不需要太多的資金投入。
林子軒點點頭,表示明白。
“阿峰看重這部戲,這才說動了公司投資拍攝,只是劇本方面需要和你溝通,我這裡有兩個方案。”鄭中泰提議道。
其實,香江電影圈對劇本不怎麼重視,新義城完全可以把整個故事改頭換面拍成電影,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林子軒也無法追究,畢竟只是情節相似而已。
在香江,一部電影火了之後,就會出現很多跟風的電影,這種事情很常見。
新義城在這方面還比較講究聲譽,不想陷入以後的糾紛之中。
鄭中泰提出了兩個方案,一個是林子軒把大綱賣給新義城公司,第二個方案是林子軒寫完劇本,到香江參與電影的拍攝。
編劇進組是正常要求,在電影拍攝的過程中可以隨時修改劇本。
林子軒想了想,還是決定把大綱賣給新義城算了。
他不懂粵語,也不會繁體字,人生地不熟,溝通都困難,現在去香江沒什麼意思,只能是給人打下手,根本得不到重視。
聽到林子軒的決定,鄭中泰不由得鬆了口氣,這是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他們同樣不希望林子軒到香江參與電影的拍攝,雖然現在香江和大陸的影視行業有不少的合作,但香江的娛樂圈整體非常的排外,這是不爭的事實。
鄭中泰給《阿郎的故事》的大綱開了兩千港幣的價格,這是個很有誠意的出價。
根據湯震宗所說,林子軒是華國電視臺的製片人,算是內行人,不好糊弄。
雙方達成了協議,對林子軒來說這是一筆意外之財,只是這筆錢他暫時拿不到,要簽了合同後才能從香江那邊的銀行匯過來。
林子軒中午陪著湯震宗吃了頓飯,下午回到華國電視臺,繼續上班。
“小林不錯啊,都有香江公司找上門了,以後不會到香江發展吧?”馮曉剛開玩笑道。
湯震宗把電話打到了電視藝術中心,這件事並不是什麼秘密。
此時固定電話還沒有在京城的老百姓家裡普及,互相聯絡用的都是單位電話和公共電話。
領導家裡的電話也是單位出錢安裝的,慕姍姍家裡就是如此,私人很少安裝固定電話。
想想看,裝一部固定電話要三四千塊錢的裝機費,每個月還有不菲的座機費,打電話的通話費還那麼貴,一般人家不做生意沒有業務的誰沒事裝電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