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林子軒進入了工作狀態。
《外來妹》的製片人是陳常樂,林子軒是聯合制片人,兩人以陳常樂為主,林子軒有提出建議的權利,他們互相合作,也互相監督。
製片人的工作通俗的講就是“挑本子、找款子、組班子、賣片子”,也可以說是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最高管理者。
這是藝術中心和花城電視臺的第一次合作,雙方都不想搞砸。
如果這次合作愉快,會給下一次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剛剛開始就遇到了問題,劇組裡演員對臺詞的時候從京城來的演員遇到了難題,她們聽不懂粵語。
特別是和來自香江的男演員對戲,完全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
這位來自香江的演員叫做湯震宗,外形俊朗,在香江算是二線明星,一直都是演配角,沒有大紅大紫過,這才來到花城發展,也是最早一批來大陸發展的香江演員。
他嘗試說普通話,不過那蹩腳的普通話更像是粵語。
花城本地的演員說起普通話雖然不標準,但好歹能夠聽懂,湯震宗的普通話聽著特費勁。
陳曉藝和湯震宗的對手戲最多,第一次對臺詞的時候就懵了,好像聽天書一樣。
林子軒聽了之後很是感慨,哥們,你別說普通話了,還是說粵語吧。
好在湯震宗的性格不錯,願意配合,他和陳曉藝按照劇本走了幾遍,別管能不能聽懂,各說各的,在拍攝的時候把自己那一部分做好就成了。
拍攝完成後只能後期配音了。
劇組裡大多數都是花城人,他們平時說話都用粵語,這樣一來,來自北方的陳曉藝她們被無形的孤立了,有時候會發生不愉快。
林子軒覺得既然帶著她們出來,就要保證她們不受到傷害。
他提出劇組在工作期間都用普通話,至於下了班那林子軒管不著,不能因為語言問題鬧出矛盾來,影響拍攝進度。
林子軒想和湯震宗聊聊,他看過湯震宗的履歷,這位在香江和寶島都拍過戲。
雖然是配角和龍套,不過履歷很豐富,應該非常瞭解香江和寶島的娛樂圈。
每個圈子都不同,站在圈子外邊只是霧裡看花,只有圈子裡面的人才能明白。
然而,他和湯震宗的交流並不順利,不僅語言隔閡,還有文字的問題,香江使用的仍然是繁體字,就算想用手寫交流也有困難。
他暫時放棄了這個打算,反正也不急著向香江娛樂圈發展。
林子軒這幾天在花城逛了逛,讓他驚奇的是花城竟然有雙層巴士,這恐怕是從香江借鑑過來的,大陸其他城市很少見到。
在花城,能看到香江的娛樂雜誌,錄影廳裡有香江最新上映的電影,還有各種流行歌曲的磁帶,可以說香江的娛樂圈全方位的影響著花城。
林子軒找陳常樂借了一臺錄影機,從外邊租了錄影帶來看,瞭解香江電影的情況。
香江電影以武俠片和功夫片為主,警匪片和喜劇片也是常見的型別,神怪片和恐怖片雖然小眾,也很有市場。
當然,同樣少不了那些風月片,風月片甚至成為香江電影的一種暴利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