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勢已成,楚升便收回了目光,笑著看向吳謹侗,看他那張臉變得陰沉好似能滴出水來。
從一開始,楚升便是沒有打算和這位傳說中的吳掌門講道理,論道義。他自身武功不及對方,相比又是後輩,便是底氣不足,就算是講這些,也是要在實力對等,身份相仿的基礎上。
既如此,那便只能發動起人民群眾的力量了。任是吳謹侗身份再高,武功再強,他依仗的終究也還是眼下這數百位尺木山弟子。楚升的話他可以不聽,但數百位弟子的呼聲,他卻不能不視而不見。
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吳謹侗壓抑著憤怒,便是兩腮的麵皮都在抖動,上前一步壓低聲音道:“你這廝...究竟是何居心!”
楚升笑了笑,便也湊近了一步,待他附耳而來時微微低頭在他耳邊,卻突然大聲吼道:“在下卻是為一顆公心!”
說著,他環視一週喊道:“這本是貴山山事,但在下也不可視而不見,決不可讓英傑人物如斯落魄!”
“縱然因此得罪貴派,在下身死命消,也在所不惜!”
這話大義凜然,卻是建立在假想尺木山為此報復於他的基礎上,這自然是為自己鋪後路了。
果然,便不斷有此起彼伏聲音響起,開始時三三兩兩,後來卻連線成片,皆是道:“我尺木山乃是正派,怎會因此怪罪楚掌門!”
“此事,我尺木山絕不會為!”
楚升的目光便又轉向吳謹侗,後者耳朵都被楚升突然嗷的一嗓子震的生疼,愈發是厭惡眼前之人,又如何會應答,自是權當未見。
但眼下門下弟子喧囂不已,事後自然可以好生處置,但眼下卻不得不要平息人心,因此他也只得振臂解釋道:“我乃掌門!便有一言...”
雖受眾人質疑,但掌門威勢還在,他一出聲,聲勢便是漸漸平息。
“非是我尺木山不願善待葉知命,只是他享我山中資源,卻為人慎獨!那手中藏有二十四式知命劍訣,始終不願上交,以供門下弟子共享修習,故而我不得不出此下策。”
這自然是甩得一手好鍋,更是拉了所有弟子下水,以顯自己一片公心。
有此一言,眾弟子又該有何言?掌門是為門下弟子謀福利才如此行事,他們若是譴責,便是忘恩負義;而若是拋卻這番好事,不顧那二十四式知命劍訣,他們又做不到...
由是於此,數百弟子盡皆無言。
當時是,那混雜在眾弟子之間做託掀起波瀾的宿師弟便有些發急,不停的望著自家師兄,懇切道:“這可是要如何是好?”
卻是他方才便不顧一切要動,被邢師兄勸下,乃是混雜在期間負責煽風點火。
但這會兒,著實是不好辦。
就算是楚升也還能站在道義的制高點去抨擊,但卻也不會有太多尺木山弟子贊同了,因而這已然關切到他們自身的利益,一切便全然不可這麼客觀了。
楚升此刻也是如此,便是被吳謹侗用此言堵住,一時不知應當如何破局。
後者自然得意,臉上便露出笑來,把那目光四處掃視,所過之處周遭弟子均是低頭心悅誠服,此事眼看便要就此壓制下來似的。
而將將正在此時,卻有一聲長嘆飄悠悠的傳來,吳謹侗目光一縮,正見到葉知命蒼老的身影漸漸行來,月光之下那蒼老的身軀顯得格外瘦弱。
門派上下,共謀其人自創的劍法典籍,卻不巧正主到來,所過之處的尺木山弟子無不羞愧低頭讓行,連目光也不敢與之相觸。
葉知命即將行來,楚升便要上前去迎接,但剛走過數步,卻已然見到有一少年自人群中奔出,攙扶著葉知命左臂,又有一年齡稍長者落在後面,卻回過頭來,朝著楚升略略點頭。
在來人攙扶下,葉知命便緩慢行來,後一人亦是當面行師禮,葉知命只是略略點頭,此人便恭敬跟在一側,一同往楚升,也往吳謹侗當面走來。
是他吳謹侗使得下作手段至此,他自然礙於再見葉知命,便是那老臉也不禁有些赫然,目光有些不自然的移開,僵著未曾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