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領著楚升來到一眾三山十三門弟子當中,此處已有七八人在,俱是腰懸青鋒,一副江湖中人的做派,見楚升到來,紛紛拿眼神打量著他,面色多為不喜,畢竟他們七八人便已代表了七八門派爭著一個機會,競爭本就激烈,再多一人那更是僧多粥少。
那老人則是朝著施家一眾走去,坐在觀臺上的為首老人便是施家老太翁,這老傢伙鬚髮斑白,但依舊是精神奕奕,聽那老人在身側附耳說了一陣,臉上皺紋便舒展著看向楚升,笑著點頭示意。
楚升自是不敢怠慢,拱手謙遜回禮。
頓了頓,他眼神飄移,便見到施家老太翁身側坐著的一個十二三歲小子,小臉正緊繃著,但隱隱有所不耐,坐姿也不像個坐姿,不時扭扭身子,搔搔頭髮,正是個多動的性子。
這世人通常年少早熟,這少年自是生活衣食無憂,也沒甚煩惱,因此便有這個年紀當有的好動。
楚升便上前一步,來到施家老太翁面前,先是拱手鞠身再行過禮,隨後雙手取出牛榮代他置辦的一些禮物,一側的老人自接了過來,施家老太翁便樂呵呵的道謝。
這一幕被那七八位門派子弟看到,心高氣傲者自面露不屑,心思已然緩過來的卻面色衰敗,但也有三兩人面露笑容。
俱都是門派子弟,他們又哪裡和人打過太多交道,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都全然不明,四五人根本是空手而來,卻心中振振有詞,自認為乃是江湖人士,何必如此阿諛奉承。另有那些未曾想到的,此時自是後悔不迭。至於那三兩人,便已是奉禮而至,自認為也不輸給楚升,便略有自得。
但所有人都沒想到,楚升奉上禮品後卻並未挪腳,而是還有下文。
“那一禮為恭祝老太翁高壽,這一禮為替在下不告而來的歉禮。”說著,楚升又取出了藏在袖中的小小瓷瓶。
這一次,七八門派子弟齊齊鄙視,壽辰送禮倒也正常,但送上雙份的,可真是難得一見。
施家老太翁擺了擺手,便有那老者接過,楚升如此謙遜,這老太翁也不好憑著年歲已高便端自拿大,便問道:“不知那瓷瓶中又是何物?”
楚升目光直視那老太翁的眼睛,略帶深意道:“僅僅是一瓶金瘡藥罷了。”
後方便有人忍不住嗤笑了出來。
前禮總歸應當輕過後禮的,這後禮僅是一瓶金瘡藥...
嘖嘖...
老太翁不知是看出了楚升眼中深意,還是本就不在意這些,只是樂呵呵收下,並未多言。
楚升挪了挪腳步,卻又站定在那老太翁身側的小子面前,伸手掏出一物。
那卻是一柄小小木劍。
眾人皆倒,紛紛在心中鄙視這人太過跪舔,難不成是想將整個施家人都送上一份不成。
那十二三歲的小子正端坐的不耐,眼前突然有人站定,更是繃的緊緊的,等到楚升取出木劍,他便立時饒有興趣,本能的便伸手想接過去。但他活潑卻也家教頗嚴,直拿眼神看向身側的爺爺,見後者點頭這才伸手想要接過。
楚升將小木劍在他面前輕輕一拋,口中道:“小少俠,且接劍。”
小傢伙臉上立刻綻開了笑容,緊緊抓著小木劍咧嘴直笑。
這場壽宴只是提供了一個平臺,各門派爭的自然是施家的資源獻銀,但這就落在了眼前這施家第三孫身上。
捧得施家老太翁高興自然是一條途徑,但最關鍵還是眼前頑童,他若不願,施家老太翁還能將其綁去門派不成。
楚升送出三禮,前者賀施家老太翁壽辰,二者表面是送上金瘡藥,卻實為送上一條財路,第三禮則得這小子的心喜。想那門派子弟自衿身份,就算為施家老太翁送上壽禮,又怎會去討施家第三孫心喜,卻是完全沒把這小子放在眼裡。但這時楚升的來了,還重視這小子,口稱“小少俠”,不正是這小傢伙所向往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