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夫子一再推遲出京時間,天天指導長柏、長青學習。現在阿際、張躍兩人交替往返從家拿吃食,一開始拿豆芽,後來是綠豆芽、豌豆苗、油條、豆漿、包子、豆腐腦、豆腐、雞蛋煎餅、醬豬蹄、燒雞,溪奴每日開發新菜往外送,忙得不亦樂乎。
黃夫子直到長柏、長青就要參加秋試才離開,走時帶了新棉衣。還有一袋粥面,一包圓桔餅,一小罈子醃蘿蔔乾,一背兜包子。
黃夫子霸氣說道:“你兩人如果不中舉,從此後不要說是我的學生,我親自指導你們二十多天還考不中,老夫丟不起那人。“
大力弟弟項榮到工地上,每天幫助記錄各種開支帳目,閒時幫助燒火。經過調查才知道,項榮父親曾經任知縣,因貪墨獲罪死在發配的路上。當時項榮兩歲,他家被抄,剩下的家產被族人霸佔,他們被趕出家族投親靠友不成,家貧如洗流落在陋巷艱難度日。
項榮是母親啟蒙教育,可惜是罪臣之後,雖然讀書卻無法參加科舉。大力是他家僕人後代,比項榮大三歲,今年已經二十一歲,被項榮母親王氏收為義子,始終不離不棄保護病母弱弟。
張師爺鼓動三寸不爛之舌,終於讓這一家三口賣身為奴。答應項榮等他有錢了可以贖身,他母親王氏不安排重活。
房子按照玉瑾設計的圖紙,在九月底提前六天完工,趙工頭多拿到三十兩銀子,歡天喜地結完賬後,告訴嶽三爺再蓋房時他還來。
蓋房總計花七千八百兩銀子,外欠三千六百兩到臘月二十結算,家中用於蓋房的只有玉瑾拿出的五千兩,蓋完房帳上餘八百兩沒有還帳,搬家需要配備的東西,以及購買各種過冬用品,共計花費出去三百三十兩,現在外院總帳上只餘不到四百七十兩。
玉瑾提升邢管家任大總管,項榮現在是總賬房。外廚房管事是張躍爹張板凳,內院廚房管事是常婆子。項大力因會些拳腳功夫,成為護衛隊長,手下有四人,負責外院大門和邊門防衛。
項榮母親王氏在廚房負責做甜點,張婆子管內院庫房。曹媽媽是吳夫人院管事,溪奴是玉瑾院中管事兼代言人。玉瑤管內院總賬,玉琢管現銀,按照玉瑾對牌出銀子辦事。
玉瑤、玉琢除了正常工作外,業餘時間全部加工玉瑾裁剪的服裝。服裝組六個人,曹媽媽和常婆子進入服裝組,孟姨娘成了最後把關的監工。
丁姨娘覺得吃虧,來找過幾次,都被溪奴擋過去。最後成了醃菜組監工,每月多開二兩銀子。
岳家終於在十月初六搬遷完畢,可惜除了張師爺和張鶴他們四人外無人來賀,請柬無人可送,悄聲無息搬到西汴橋頭。
玉瑾搬家後有了自己院子,她起名錦院。除了五間正房外,兩廂有配房,一邊是小廚房、衛生間、洗浴室,另一邊是下人房,現在只有溪奴和她兩人住,可以不受任何人干擾,安心打坐練功。玉瑾和溪奴都很開心,漂泊的生活結束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地方,心安定下來。
這樣的院子內院有七處,吳夫人院子最大,在中心處。左邊一溜是三個女兒院子,右邊一溜是姨娘們的,現在只住兩位姨娘,還空一處院子。玉瑤、玉琢都有獨立院子住很開心。
內院和外院各建有一座公用暖閣,裡面有大暖炕,交工後一直在燒灶烘炕。自建房開始一直沒下雨,天乾物燥房子自然晾乾的快。
暖閣左右兩廂各有沐浴房,洗浴很方便。因為暖閣屋後出廈處有大廚房三口大鍋灶,自開火後就沒有熄火,鍋灶邊還砌有兩口缸一直有溫水使用。出廈兩邊建有兩個大的洗澡池,內院兩大池子是姨娘和管事、丫環們分開集體沐浴使用的,外院大池子全部是供下人用的,每十天供水沐浴一次。
等到秋試放榜,長柏、長青全部中舉,不過都在百名以外靠後的位置,他們這個成績參加明年春季恩科,想考進士幾乎無望。
來報喜訊的差役找到老住處才知道岳家搬遷新居,本來以為岳家變窮,會小氣捨不得打賞。
兩差役無精打采來到新居,敲鑼對著出來的嶽三爺行禮,“恭喜嶽老爺,您兩位公子全部中舉,這是中舉名錄。“
“兩位辛苦,邢管家重賞。“嶽三爺開心大笑打賞。
“謝謝嶽老爺,您家真是福星高照,雙喜臨門。兩位新晉舉人老爺年少才高,以後肯定會中進士,一路高升到內閣,成為一品閣老指日可待。小人一看嶽老爺就是個有福氣的人,您看這房子,這地段,那就是個福地,將來肯定會出大官。“沒想到進入新宅報喜嶽三爺每人賞十兩銀子,高興得兩位差役好話給不要錢似的搜腸刮肚往外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