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其他科目遙遙領先,姜小海的成績依舊保持在年級前列。
姜小海的幾個關鍵成長節點,爸爸媽媽總會缺席,初三,姜小海成了留守兒童。
“我覺得作為一名留守兒童,依然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老師對我們的栽培……”姜小海手持話筒,站在主席臺上,旁邊是一溜領導坐席,坐著校長和副校長。
話筒的聲音擴出很遠,一直擴到校門外的高檔小區,也就是眾人口中在城東劃定的高檔片區,修起了高聳入雲的樓棟。
姜小海盯著手上的稿子,兩千字,唸了三分鐘左右。
作為留守兒童代表,姜小海參加了好多次代表發言,因為她是所有留守兒童裡成績最優益的一個。
語文老師是個女老師,負責姜小海的生活狀況調研和心理疏導。
姜小海開始害羞了。
被列入留守兒童這個群體,姜小海總覺得被過分關注,其實之前也沒留守過,這是第一次留守,沒什麼經驗,早知道就不向老師報備自己是留守兒童了。
“姜小海!”班主任站在門口,像一座挺拔的高山,“背挺直!是咋走路的?低頭塌腰……”
啊——
要命——
走個路而已。
姜小海別了別耳邊的頭發,兩只腳走得愈發不自然,左腳拌右腳,右腳絆左腳,像要把自己擰成一簇麻花。
“看!”班主任挺直脊背,給姜小海做示範,“大大方方地走,昂首挺胸,闊步向前……”
姜小海看著,覺得班主任應該去當兵。
班主任教的是數學,可能因為姜小海的數學成績最差,所以班主任最不待見她,總是對她提出各式各樣的批評。
月考結束,媽媽給姜小海打電話,讓姜小海把班級前幾名的成績都抄下來。
因為在重點班,班上現在都是尖子生,姜小海年級第九,前面有好幾個年級三、四名的,姜小海便遵照媽媽的意思,把前幾名的成績都抄下來。
趁下課時間,姜小海去辦公室找班主任要成績單。
班主任總是抿著嘴,面無表情,既不兇神惡煞,也不和顏悅色。
姜小海趴在班主任的桌子上,立在那裡,班主任坐著,端著茶杯,看姜小海執筆,把前幾名的成績挨個抄下來,一共9門課程,一共五個人,每門課有各自的分數和位次,還有總成績和總位次,這意味著姜小海要抄100個資料。
班主任一臉“你怕不是瘋了”的表情。
“你幹什麼!抄那麼多?”班主任眼睛瞪得賊溜圓。
“我……嗯……對……”姜小海只是謹遵母命,除此以外再無其他意圖,要是沒有媽媽的旨意,姜小海可能只聽個總位次和總成績就完事了,根本不會踏足辦公室一步,尤其是班主任的辦公室。
“對了對了……”班主任看姜小海密密麻麻抄了好幾行,“你聽我說,這東西沒什麼好抄的,那是別人的成績,你關注好自己的就成了,話說自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你要做的就是下一次考試超越這次的你自己,人比人氣死人,只有自己和自己比才能當常勝將軍。”
班主任一邊說著,一邊把成績單收了,不讓姜小海抄。
“呼——”姜小海長籲一口氣,這可怎麼給媽媽交差喲。
自從當了留守兒童,姜小海變得聽話許多,有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想聽媽媽的話,以至於媽媽發出很多錯誤的指令,姜小海也一併遵從,顯得怪異又搞笑。
姜小海開始獨來獨往,不怎麼和外界接觸,除了同桌還是萬年不變的李梓昭,其他都變了。
“哇,你手指好細。”李梓昭指著姜小海的手,“像雞爪一樣。”
這是什麼奇怪的形容?
姜小海撐開手掌,像鴨璞一樣。
“真的好瘦,你現在變得好瘦!”李梓昭依然用兒童頻道的口吻誇獎姜小海。
李梓昭是什麼“婦女之友”,他這種人,一定很受媽媽群體的喜歡吧……
下了課,李梓昭就留在座位上,和姜小海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這個。”李梓昭掏出一個無鏡架眼鏡,是夾在鼻樑和眼窩交界處用的。
“我見過,電視裡有,叩在眼睛上。”姜小海指著那片眼鏡。
李梓昭模仿叩了一下,一下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