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的學生齊刷刷指向教室前排的班長。
“哦,坐在這。”數學老師年輕氣盛,目中無人,單手插兜,俯視著姜小海,“你是之前靠年級第三那個?”
姜小海點了點頭,一副乖巧的樣子,心裡還想著:“我考過年級第一,你沒關注過嗎?”
“姜小海。”數學老師抬起頭,對全班同學說,“姜小海這個人並不聰明,她是靠勤奮才學這麼好的,從數學單門科上就能看出來,考試題一難,她就不行。”
這句話,深深刺痛姜小海了。
她確實勤奮,一回家就寫作業,能睜著眼睛的時候決不睡覺,拉屎的時候還在背書,能徒手畫世界地圖,並把每個區域的輪廓和首都標註出來。
數學老師嘴上是這麼說,班上同學自然不信,都以為數學老師是在貶低學霸,以鼓勵大家要勤奮努力。
可姜小海心裡毛毛的,沒想到數學老師這個細眉細眼的紅胖子,也能一針見血地戳痛自己的軟肋。
有個秘密,姜小海一直沒給任何人說過,她的年級第一名的名次,是考年級第三名的時候被鼓勵起來,信心倍增,才開始悶頭苦學的。
可年級第三名的成績是假的。
準確來說,她提前拿到了試題。
爸爸不知從哪兒搞來一份別的名校的測試題,比姜小海初中的月考時間提前一週。
姜小海做完那套題,過了一週,坐在考場上,發現題目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在眾星捧月下,她的虛榮心高度膨脹,得到了比別的學生強十倍的自信心,從此就一直排在前十名,再沒掉過隊。
提前透題的事,不止那一回,這次的月考也是,姜小海差點掉出前十。
因為數學卷子臨時換了。
從以前按照慣例統一訂購套題,變成本校老師自命題,這件事沒有提前告知。
其他科目都沒有換,只有數學這一科換了。
現在再看到數學老師那細眉細眼的胖子模樣,姜小海很快就能聯想到這次月考換試卷的事,數學老師名叫張慶宏,而這次換卷子後的命題人也是張慶宏。
張慶宏是數學組組長,學校用的練習冊也是他聯合其他老師一起編纂的,封面還拓著學校門口的標誌性建築。
姜小海開始害怕了,她也越來越努力,併成功把自己學進了醫院。
離樂隊彩排還有三天。
姜小海晚上會退出排練,在醫院寫作業,左手掛點滴,右手寫字,腳下煒著熱水盆,泡腳用的,媽媽給她準備的。
因為犯了小時候的毛病,支氣管炎複發,醫生說很嚴重,開了三隻吊瓶。
打完就到淩晨一點了。
手上的針眼紮滿,還有腳上。
姜小海的血管不好找,手上只有兩條,腳上也有兩條,掛在腳上的時候,有電暖爐烘腳,也是媽媽準備的。
這件事後來被姐姐傳出去,給那些親戚傳達的時候變了個意思,把姜小海形容成了一個失能兒童,不會洗腳,不會吃飯,不會疊被子,只會學習。
要了命了。
從初二開始,姜小海的身體素質急劇下滑,連她自己都沒預料到變化來的如此之快。
“你得加強鍛煉。”爸爸陪姜小海打點滴的時候三番五次囑咐。
夜裡,姜小海肚子一陣絞痛,蹲在醫院廁所裡拉了五六次,媽媽幫她提著點滴。
拉到最後,只剩水了。
“急性腸胃炎,能住院嗎?”醫生戴著口罩,抬眼看著姜小海媽媽。
“不能,她要上課。”媽媽一口否定。
“那就再多掛一週吊瓶。”醫生開了單子,讓媽媽去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