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凱的媽媽得腦瘤走了。
廖凱去別的城市念書了。
時間慢慢走著,姜小海踩著奮戰小升初的賽道,一點點變瘦。
六年級,姜小海覺得時光飛逝,楊天樂又回來陪她了,這種陪,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陪。
而顧一一分去別的班了,姜小海很久沒見了。
姜小海的性格內斂了不少,寫語文卷子會忘記寫後半部分,做數學題會做錯加減法。
她不知道為什麼,只要自己一趕時間,就會出錯。
小升初成績出來,還行,排在全城前五十名。
小升初是比較水的,義務教育普及,考的差的,考得好的都有學上,
姜小海回想起小升初那天的場景,班主任可以出入考場,考場設在初中,班主任會站在考試樓底下,每結束一門考試,班主任就會按照之前約定的時間和地點集結班上的學生。
開始透題。
“下一場考試很有可能考看圖說話,考的化學物質可能有xxxx,英語會考到……”
來聽班主任透題的幾乎都是女生,人數也不多。
誰也不相信題真的會透出來。
班主任站在初中的田徑場邊,身邊來來往往都是其他考生和監考老師,幾乎每個班的班主任都會在這裡集結一批學生,透過各個渠道打聽題目,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傳達給班上的學生。
姜小海站的位置靠後,什麼也聽不清,班主任每次說完,姜小海就會拍別的同學的後背:“老師剛說的什麼?會考到什麼?”
“會考到看圖說話,考的化學物質可能有xxxx,英語會考到……還有的沒聽見。”
姜小海聽完,腦子迅速過一遍,然後就沒什麼印象了,坐考場上的時候,姜小海基本忘得差不多了,寫作文的時候也沒注意是看圖說話,還是命題作文。
直到現在,姜小海26歲了,依舊不記得那場考試作文是看圖說話,還是命題作文。
升到初中,老師的素質一下子高了很多,不會出現小學競賽時班主任囑咐同班同學如何互幫互助,前排的考生如何把卷子舉起來,讓後排的學生很快看到。
所以在初中,學生的成績分化很嚴重。
但姜小海卻在這樣的環境裡如魚得水。
力爭上游,只要學到第一名,就是你的本事。
姜小海輕松做到了,爭分奪秒地考到了年級第一。
顧一一也在這所初中,成績在年級幾十名上下,每次廣播都會播送年級前一百名的學生名字。
姜小海不知道顧一一有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
姜小海當了班長,三年都是班長,幫班上同學領獎狀的時候,在教務處樓底下碰到了顧一一,頭發長長了,依舊戴著發箍,還是比姜小海高三厘米。
“嗨!”姜小海沖顧一一打招呼。
顧一一先愣了一下,看了姜小海一眼,提了提面部肌肉,很禮貌、很剋制的微笑。
姜小海感覺顧一一把她給忘了。
初中,最該叛逆的年級,姜小海則乖的一批。
李梓昭和她很有緣分,依舊是她的同桌,這一坐,就坐了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