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頂突破公寓區的包圍之後,沒有選擇離開將校區,因為他知道外面是一片荒野,如果他跑出去就會成為移動標靶,等待死亡。
所以他把突圍方向選擇在車庫,雖然這樣會更加深入將校區,但這是唯一能夠離開的辦法。
楊頂進入車庫時非常順利,因為保衛團的人沒有想到他會向這個方向突圍。
車庫位於公寓區和別墅區的中間偏西方面,想要從車庫區離開將校區,比在公寓區更遠。
所以保衛團長認為楊頂會從公寓區離開。
誰曾想楊頂選擇反其道而行之,立刻打亂了保衛團的部署。
這才讓楊頂如此輕鬆的來到車庫。
雖然楊頂看似簡單地突破了包圍,但是他知道現在片刻也不能耽誤,他要馬上選擇一輛合適的車離開這裡。
保衛團有兩千多人,禿鷲師更是有一萬多人,楊頂在這裡每多待一分鐘,危險就多一分,逃出去的希望就少一分。
好在這裡是軍營,最不少的就是軍車。
楊頂用最快的速度找了一輛軍用越野車,看樣子七成新,在禿鷲師已經算非常好的軍車。
同時,楊頂開始收集更多能用的的東西。
比如車庫旁邊的那兩桶汽油,還有其他的一些東西,例如兩塊鋼板。
裝甲不夠,鋼板來湊。
楊頂最不缺的就是力氣,其他人看到這些鋼板還有些頭疼,但是對於楊頂,他們就是可愛的小寶貝。
楊頂用了八分鐘的時間給自己選了一輛優秀且實用的軍車,然後他就開始從車庫的另一個出口離開。
“他出來了,開火!”
八分鐘已經足夠讓保衛團重新形成一個包圍圈。
雖然還是有些薄弱,但是比上一次有進步的是這一次保衛團有著一個統一的領導。
他們不再各自為戰,這樣雖然包圍縱深沒有變化,但是戰線的韌性和強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因為時間太短,楊頂給越野車加裝的東西都有些簡陋,不過對於沒有重武器的保衛團來講和裝甲車沒什麼區別。
特別是車頭和駕駛室,這是楊頂加裝的重點。
他把一塊鋼板用鋼條固定在車頭,衝去出之後就像一輛真正的裝甲車。
保衛團的步槍子彈打在上面發出一陣拍哩啪啦的響聲,只能留下一個個不到一厘米深的彈坑。
而楊頂固定在車頭的鋼板足有五六厘米厚,子彈根本打不穿。
這塊鋼板面對步槍的時候有著絕對防禦,但是面對機槍甚至機炮的時候就顯得有些單薄。
不過最終楊頂還是選擇了這塊鋼板,不是車庫裡沒有更厚的,而是太厚的鋼板會改變越野車的重心。
還會降低越野車的速度和越野能力,這塊鋼板剛剛好,既不會太重,還有足夠的防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