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漁1685號是一艘中小型漁船,不算楊頂三個一共有十一個人。
其中只有一名是船長,其他人都是普通水手。
船長名叫張雲潮,是一個有二十年出海打漁經驗的老船長。
他十九歲就跟著叔叔一起出海打漁,那個時候還是四五個人就能操縱的木製漁船,出海的風險很大,所以每次都不會走太遠。
現在船變大了,魚群也變少了,只能去比較遠的地方才能收穫更多的魚。
所以現在他們幾乎都變成了晚上下網,第二天在返回島上。
“船長,我們這次要去公海嗎?”
公海在國際法上指各國內水、領海、群島水域和專屬經濟區以外不受任何國家主權管轄和支配的海洋部分。
一般都在領海基線兩百海里之外。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約定各國都有權由其公民在公海中捕魚,在捕魚中應遵守本國根據有關條約和協議就魚種、數量、方法、區域等方面承擔的義務。
但是很多東西白紙黑字雖然寫的非常清楚,但是在現實中的具體實踐就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公海之上從來就不是一個和平的地方。
一艘只有十四個人,而且沒有任何防衛武器的小漁船去公海捕魚還是有些危險的。
“不去,我們這裡距離公海太遠,這艘船去不了那麼遠的地方。”
張雲潮對自己的這艘漁船很瞭解,對周圍的海域也很瞭解,他知道自己應該去哪裡才能收穫更多的魚獲。
他要帶著自己的船員們向著西沙群島靠近,然後在群島周圍下網打漁。
三個小時後,張雲潮來到了這片熟悉的海域。
“我們現在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就在這周圍下網,另一個就是繼續向西走一段距離,然後再下網。”
燒餅聽到船長說有兩個選擇,還有些好奇:“這兩個地方有什麼不一樣嗎?”
張雲潮有些遲疑:“這個……”
楊頂看出了船長好像不方便解釋,所以接著說道:“我們沒事的在,船長,你們平時去哪個地方下網,這次還去哪裡就好了,我們只帶著手和眼睛來的,沒有任何其他要求。”
張雲潮看到楊頂說完後小莊和燒餅都沒有異議,心裡的忐忑少了很多。
西沙這裡漁業資源豐富,是華國主要的熱帶魚場,擁有珊瑚礁魚類和大洋性魚類400餘種,是金槍魚、馬鮫魚、紅魚、鰹魚、飛魚、鯊魚、石斑魚的重要捕撈漁場。
而且這裡的珍稀或重要海洋生物種類較多,其中包括中華白海豚、真海豚、寬吻海豚、藍鯨、長鬚鯨、小鰮鯨、座頭鯨、虎鯨、偽虎鯨、綠海龜、玳瑁、太平洋麗龜、紅珊瑚、虎斑寶貝、冠螺、大珠母貝、大硨磲和鸚鵡螺等。
其中玳瑁和硨磲都是可以作為珍貴珠寶的材料。
硨磲更是佛教七寶中的一個,從古至今都有很高的價值。
而且西沙的海參類水產也很多,有十一種。
其中以梅花參、巨梅花參和花刺參價值最高。
但是隨著這麼年的捕撈和環境逐漸被破壞,西沙的漁業生產受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
特別是長棘海星的大面積爆發,使珊瑚礁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的威脅。
珊瑚礁生態系統是魚類生存的基礎,珊瑚礁大量減少,漁業產量也將進一步下跌。